开元十三年(725年)王昌龄东归,投宿于扶风(今陕西宝鸡)一家客舍。旅店主人正好是一个退伍老兵,自称“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他跟王昌龄说,如今三边皆无事,年轻人还是要从事于翰墨,靠科举求取功名。
受此启发后,王昌龄即刻便收心读书。毕竟出生于望族,王昌龄两年后就一举高中,进士登第,步入仕途。不过王昌龄这个人个性豪放、不拘小节,善于直抒己见,经常在朝堂之上直接开怼李林甫弄权,这样正直的品格往往会招来恶意的诽谤。
别人写诗,再愤青也是借古讽今,王昌龄却是直接开怼,就像早年写边塞诗一样,将对政治的见解毫无保留地写在诗中。所以导致王昌龄这个汲汲于功名的书生,在科场得意后仍然未能一展抱负,而是一贬再贬,如他所说的,“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有一次在被贬谪途中王昌龄路过襄阳,幸运地与知己孟浩然重逢。当时孟浩然身体抱恙,背上长了毒疮,疽病尚未痊愈,本来饮食忌口,可再次遇到王昌龄,心里一高兴,多吃了点儿海鲜,结果旧疾复发,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