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大结局怎样,晚婚大结局

首页 > 音乐 > 作者:YD1662023-05-19 12:56:15

晚婚大结局怎样,晚婚大结局(1)

辽京的小说是及物的。她从混杂的生活中整饬出一条富于逻辑的线索,用连续的视角从世界的驳杂中捋顺头绪。她擅于写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却总能在看似微澜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隐秘的不安。这种不安在她对女性心理的把握中坠入生命之轻与灵魂之重。那种引而不发的犹疑、焦虑和冲撞。辽京从生活中来,又能回到生活中去。这并不是说她的小说模仿生活,相反她常常打破生活中的语法,但从生活中孕育的经验足够支撑起她的文学世界。辽京的小说从不故作高深,却在密密麻麻的生活中展露出无数的缝隙,它们构成了这个斑驳世界里的丰富和人性的幽微。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正生长在这些缝隙之中,如同辽京的叙述一样,幽深隐蔽,细密结实,却也有着顺势而为的狡黠。

那些难以查明的隐秘之境,成了她小说起笔的地方

辽京的小说从生活中来,但更准确地说是从对生活规则的质疑中开始她的写作。事实上,我们总是希望把生活过成想象出来的样子,更企图通过操纵规则把未知的生活变成已知。但作为小说家的辽京偏执地想象那些超出语法规则的种种可能,并从中窥探出生活的真相。于是,那些难以查明的幽暗之所和隐秘之境成了她小说起笔的地方。

《晚婚》是辽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也延续了她以往的风格。小说以女性主人公黄婉丝和新婚丈夫杨浩去帕劳度蜜月写起,但熟悉辽京的读者应当猜到如此幸福的时刻并不属于她小说中的人物享有。原来,这里正是婉丝的闺蜜兼杨浩的前老板凌青的葬身之地。两人看似平静的内心其实各怀心事。相比以往,《晚婚》展现了人在各种复杂关系中的艰难处境和内心博弈。如果说辽京以往的小说展示出表面平静的生活中实则暗藏着波涛汹涌,那么《晚婚》则干脆将人直接置于生活的深海之上,去感受那些无处躲避的惊涛骇浪。辽京告诉我们,在我们谨小慎微的生活中,隐藏着无法避免的巨大不安。

《晚婚》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却靠着缜密而从容的叙事节奏吸引着读者。《晚婚》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对于三十岁的都市女性而言,婚姻究竟意味着什么?从世俗的层面上说,婉丝嫁给杨浩的婚姻不可谓不幸福。当个人的身家条件成为双方在婚姻天平上的砝码,做此推算原本就依照现实中的婚姻法则。但辽京似乎有意打破这种平衡,因为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婉丝在婚姻市场上的优势都比不过杨浩,甚至从婉丝的角度说,杨浩的到来可以算得上是对她生活的拯救:“在遇到他以前,她的生活顶多是一张潦草的铅稿速写,是杨浩给她涂满了色彩和阴影,使她从苍白单调变得丰富而立体,把她带进一段美满生活。”但这种美满生活更多停留在表象,因为在心思敏感的婉丝看来,杨浩的到来首先不是情感的慰藉,而是原有生活状态的打破,还携带着某种不安。小说多次写到婉丝面对杨浩时内心的犹疑和不安。在日常相处中,婉丝感受到的与其说是幸福,不如说是处于一种茫然又不知所措的状态。或许在她看来,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似乎过于顺利,以至于令她怀疑这是否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当杨浩问婉丝喜欢自己什么时,“婉丝不得不承认,她的心底存着许多现实的念头,琐碎的、冰冷的、坚硬的、计算的、与爱情的纯粹定义毫不搭边的。她总不能说,我三十多岁,失恋了,想结婚,而你正好出现”。的确,三十岁的女性对于爱情已无太多奢望,婚姻也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中的小小插曲。但即便如此,婉丝在爱情中还是缺乏安全感,她无法确定自己为什么会爱上杨浩,更疑惑杨浩来得太过突然。在这种恋爱关系之中,婉丝爱的与其是具体的人,不如说是爱上了爱情关系的话语本身。婉丝与杨浩在海南结识,而后迅速地坠入爱河,谈婚论嫁。但婚姻对于两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对于杨浩而言,只是寻找一个理想的妻子;但对婉丝而言,却是在本就不安的生活中抓住了救命稻草。婉丝无疑爱着杨浩,但这种爱从来就不是两个灵魂的惺惺相惜,而毋宁说是想要在无尽生活中企望的一丝安稳。

婉丝只是想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才对爱情充满了不安全感。这种不安不只是来自杨浩是否深爱着自己,而是说生活本身带给她的巨大不安,致使她在背负沉重的枷锁下徐徐挪移。对于从农村打拼来到北京的婉丝而言,品学兼优的她靠着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来到外企后的工作也为她获取了不低的收入。虽然婉丝不像凌青可以白手起家成为公司老板,但就自身而言,婉丝也算得上生活不错的中产女性。但是,和闺蜜凌青相比,婉丝却有着更沉重的来自家庭的负担。嗜赌成性的父亲、忍气吞声的母亲、意外*的妹妹,还有整套结婚的风俗,婉丝的任何举动不得不受到家庭的牵连——“家就像个黑洞,深险无边却引力巨大,粉身碎骨也逃不出去”。婚姻对于婉丝而言,从来就不是两个人甚至两个家庭的事情,还意味着她摆脱家庭束缚的可能,尽管这只是可能。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婉丝为何在恋爱和生活中如此敏感多疑而又小心翼翼。婉丝的人生是谨小慎微的,因为她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稍有不慎就可能打回原形。对于婉丝而言,她理智上把爱情当作生活中无关紧要的部分,但实际上更渴望把爱情(更准确地说是婚姻)当作摆脱家庭重负和重获美好的可能。这就导致她内心的焦灼和分裂,甚至无法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看到杨浩和女同事小严相遇,就抑制不住地想要窥探他们的隐私;想到杨浩在海南工作中和李芸的相处,更加使她疑心重重。这不单是恋爱中的女性的多疑,更是在不稳定性的生活中充满的不安全感使然。所以,辽京通过婉丝这个形象所表达的,不单是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苦楚,更是面对生活之重的无奈辛酸。

那些默然时刻融合了人世间的种种喜悦、辛酸和无奈

《晚婚》最初以《默然记》为题在豆瓣连载,获得超高人气。从题目上看,《默然记》似乎更接近小说本身的艺术构思,因为那些默然的时刻常常是生活中难以直面的恐慌,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因此也成为小说绽放迷人色彩之处。但这色彩却并非单纯的光亮,而是融合了人世间的种种喜悦、辛酸和无奈而形成的无限斑驳。

辽京不希望自己被时代之光所蒙蔽,而能够瞥见光中的阴影和隐秘的晦暗。这种晦暗不是指时代的黑暗,而是时代之光无法照射的部分——虽然奔向我们而来但无法抵达我们的光。如此说来,辽京的小说最为精彩之处,不在于故事的流畅或者人物的复杂,而是当一切归于沉寂的时刻,生活才张开了血盆大口。面对生活带来的恐慌和不安,默然正发生在现实法则失效的瞬间,却意外地构成生活中难以吞噬的剩余。它既在现实之中,又在现实之外,但却凸显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困境与卑微。《晚婚》写的是都市女性在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但这种遭遇不仅是看得见的,也发生在无形之处。默然也不只是沉默,还包括内心无法泛起的涟漪。有时候,生活带给我们的苦楚是无法言说的,更将人的内心磨损。

《晚婚》写了很多默然的时刻。在电影院偶遇小严后,婉丝趁杨浩睡着查看他们的聊天记录,但“婉丝有些失落,因为她什么也没发现,同时也怀着一丝庆幸和悲凉,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在深夜里,做贼似的偷偷摸摸……她清楚地知道这种行为有多可笑,又有点可怜”。而后,当她到了海南,试图做出同样的举动时,却意外地发现杨浩改了密码。而最令婉丝惊奇的是,“他明知道自己的偷偷摸摸,却连一句质问和指责都没有,好像早就料到黄婉丝是这种人”。

小说给出的解释是,婉丝虽然与杨浩亲密,但完全不了解对方的内心。但在我看来,双方表现出的默然才是问题的关键。婉丝和杨浩虽然不能说完全了解对方,但在很多事上却达成了一致的默契。很多时候,生活不是对真相的探秘,而是掩盖真相以便更好地生活下去。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婉丝只有通过令自己鄙夷的方式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而当她得知事情的真相时又不得不掩盖秘密。《晚婚》不仅写出生活的不确定性,甚至使得找寻生活真相的行为本身也变得毫无意义。

那些默然的时刻,那些内心潮湿的瞬间

《晚婚》的叙事扎实,看似不经意间留下的线索都在后文得以明示。但小说最动人之处还是那些无法用逻辑和细节填充的空白——这是否同样可以理解为某种“默然”?当婉丝最终意识到杨浩没有那么爱她,而结婚主要是为了满足杨浩母亲临终前的心愿时,她突然想到的是“骗局,也许从头到尾都是个骗局”:“凌青出于私心,把他们拉到一起,他想跟老板搞好关系,后来,他想让妈妈放心和满意,至于黄婉丝是谁,其实根本无所谓。她明白了他的宽容、大度、不计较,通通都是因为不在乎。”小说至此,结局和真相已然不再重要,婉丝此时早已对自我和他人产生了不同以往的理解。故事如果照此发展似乎就再无回头的可能,但小说并没有因此而推向极端,婉丝和杨浩最终走到了一起。当然,此时的两人各怀心事但彼此并不吐露——“人总得有点瑕疵和阴影,她告诉自己,这样才像过日子,才显得真实可信。”

当婉丝意识到杨浩并没有那么爱她时,她才懂得了闺蜜凌青的生活。表面上看,婉丝和凌青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凌青从外企跳槽,创业成为公司老板。她并不认同婉丝追求安稳的生活,而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求刺激。凌青因为一次全心投入而最终分手的恋爱,导致对婚姻爱情的看法发生变化。

借助凌青的形象,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独立女性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承担更多的东西。凌青的婚姻观看似洒脱,但最终不可避免地难以实现。而她在职场中的处境尽管没有过多的展开,但从小说的透露中也不难猜测。甚至可以说,情感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致使这位独立女性彻底走向了悲剧。《晚婚》对于凌青的处理更多采取了曲笔的方式。尽管她的结局不难推测,但凌青的悲剧其实隐含了更多社会性的因素。如果小说能在此方面用力更深,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晚婚》的结尾收束得精巧,不仅成了婉丝的高光时刻,也隐喻着女性面对自我的两难。当她潜入水底,孤身漂到空荡荡的水中,耳边只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声,像上帝那样俯视着,她终于理解了凌青的感受。或许,所谓“上帝的俯视”只能发生在短暂“脱离”大地的瞬间,因为只有那时,人才脱离了社会的桎梏而重获“自我”。婉丝在霎时获得了“自我”,也对生活过的经历得以释然,但这种“自我”终究是短暂和迷幻的。离开水面,回到大地,她要保守秘密地继续生活,更要在内心不断说服自己,“与她此生最爱也最信任的男人同往”。婉丝的默然正发生在此时。

《晚婚》将触角深入到生活的纯粹关系之中,尽可能发现时代之光所无法照射的阴暗,以及人内心的细腻、柔弱、复杂。事实上,文学所要处理的正是日常中纯粹关系的种种可能,所要极力呈现的正是我们习焉不察的生活中的那些隐秘的角落,那些默然的时刻,那些内心潮湿的瞬间。

责任编辑:只恒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