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如此,不同样式的初音,代表的其实是不同的音乐风格,沉静悲伤的、欢快明朗的、帅气狂野的……而每种风格背后,是角色区别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情绪,与歌声一样,故事也是玩家情感的重要载体,所以单纯模板化、标准化的工艺,是无法讲这些特征传达到位的。
所以能看到,PJSK当中,人物Live2d动作有很多部分做了定制化、特殊化的处理,比如“25時、ナイトコードで。”组合要呈现的就是一种静谧之中透露出淡淡忧伤的氛围,与之对应的初音,是白发异色瞳的形态。
这一形态下的初音常给人一种话不多、情绪也不多的第一印象,她的体态动作,连着蓬松的双马尾,始终会保持与之前有一点点不同的状态,而在某些语境的带动下,她的表情会在非常细微的范畴里,做出不同的变化。
而这仅仅是白初音和她所在的世界观下的状态,其他众多初音未来系角色、游戏的原创角色,在各自不同的世界观里,又承载着细节差异巨大的状态,同样需要用定制化的手法去做细节处理。
说句更现实的话,同样的商业模式之下,在已有制作规格上做差异化定制,相当于要付出更高的制作成本、面对更不可控的制作周期。既然PJSK敢这么做,那他们制作工艺一定更加成熟了。
3.被重新演绎的经典曲目
在这样一个初音和新人混搭的世界观之下,歌又该怎么处理?
这是一个跨媒体企划经常遇到的难题,只出新人的歌,会造成用老前辈的资源推新角的印象,稍有偏颇就容易被定性为商业骗局,只出老角色的歌,又反过来让新人起不到陪衬之外的作用,不如不加这些新人。
PJSK的处理在我看来是非常得当的,这款游戏以初音系角色与新人混搭的组合形式,将诸多经典曲目重新演绎了一遍。游戏中,3D演出成为了一个重点的演绎形式,与其他带即时演算处理的音游相同,3D演出会随不同角色阵容、角色不同服装产生对应的变化,大大增强了观看的乐趣。
但3D并不是PJSK的标配,还有一部分歌曲采用了2D手绘MV的形式,来进行呈现。比如《Just Be Friend》《命に嫌われている。》等等,这些曲目都邀请了圈内多位创作者,来制作它的专属MV,品质不用多说,看一下就知道了。
最令人满意的,还是官方将多个音源同时放出的做法。混搭演出是PJSK最主要的部分,不过游戏还把原唱音轨、新人solo/翻唱音轨,也同时做好,交给玩家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