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看不到阳关故城了,只能看见阳关遗址周围的十几座烽燧,其中古董滩北面墩墩山顶上的烽火台地势最高,保存也最完整,残高4.7米,上宽南北8米,东西6.8米,底宽南北8.8米,东西7.5米,有“阳关耳目”之称。
三、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险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清·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清代书法家宋伯鲁在《入关》里发出了“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的感慨。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