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第一季的九大厂牌
龙丹妮在当时的采访中明确了“厂牌”的内涵:“厂牌就是人物本身和作品本身,代表了他是谁,他的思考和价值观。厂牌不仅仅是有原创能力的音乐人,还有对作词、作曲再表达的原创能力。”而第一季总监制马昊则解释,“九大厂牌”一定是当下95后的九种代表性样貌。
从结果来看,作为一档音乐综艺,《明日之子》交出了还不错的答卷。第一季的知名度,体现在歌曲的热度上。当年7月底,毛不易的原创单曲《消愁》创下首周20万张的销售佳绩,不仅蝉联QQ音乐榜首11天,在酷狗的播放量更是破亿。最终,在多首999 热评单曲的加持下,第一季以单集最高播放量曾达4亿的成绩收官。
第二季则继续在“三大赛道”和“九大厂牌”的核心赛道上耕耘。李宇春、吴青峰、华晨宇担任导师,也让节目多了许多对乐理、舞台表现力的讨论;选手的音乐风格也更加多元,第二季也成为当时罕见的,冠军是独立摇滚乐队主唱的选秀节目。
第二季中有不少针对音乐本身的讨论
这样的结果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争议,但团队并没有停止探索,毕竟,当下看似的小众不意味着弱势,没人能预料“明日之子”将在哪个圈层里崛起。
而从战略层面来看,对于选出“明日之子”这件事,腾讯视频也有着足够的耐心。马延琨曾对媒体表示:“《明日之子》不只是在做一档节目,而是在做一个发现和打造偶像的项目,它的周期比《创造101》更长,未来有十几年的偶像打造过程。”
当发现和打造偶像这件事被拉长到十几年的周期,节目每一年的选拔都必须是动态前行,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和年轻人的需求。
筹备第三季时,偶像选秀热潮已经开始了两年,大量的偶像在短期内涌向市场。但在龙丹妮看来,许多年轻人并没有做好准备,“甚至没有完成作为一个艺人应该有的基础训练。”
同时,他们也注意到偶像团体的大批出现对solo歌手的挤压,这也让内地音乐市场本身女solo歌手的空缺更显突出。马昊在当时的采访中表示:“今年国外大火的欧美女歌手Billie Eilish, 17岁;当年Adele第一张专辑横空出世的时候,也才17岁,可是国内似乎对女生来讲还没有这样的例子。所以我们想要逆势而为,想让大众去关注女生的音乐,女生的作品。”
于是,第三季变了。它替换了“三大赛道”,按选手是否曾有出道经历,划分的“star”和“restar”;与前两季明日之子致力打造“九大厂牌”不同,第三季只打造最强厂牌;改变了以往选秀节目的“pk”模式,而是以“solo女歌手”必备技能为考核点,更像一个学院化的点对点培训项目。
《明日之子》第三季最强厂牌张钰琪
对于这样的改变,主创团队也许多不确定。第三季的第三集上线时,龙丹妮第一次为单集节目的效果而担心。在这一集中,区别于以往两季的新的小考赛制第一次面世,前两季的数据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还好最后,播放数据不断上涨,第三集的播放量甚至还超过前两集。
像这样的紧张状态,在第四季决定从做“solo歌手”转向做乐团时,又重复了一回。
去年8—11月,第四季的选角团队见了不下2000人,却发现很难有新意,“许多是其他节目消化过一轮的人。” 还要继续做solo歌手吗?还有新的方向吗?这是每次开会团队都要讨论的问题。在11月的一次腾讯视频和哇唧唧哇共同参与的策划会上,《明日之子》监制邱越提出,是不是可以把乐团作为《明4》的核心故事。
“不可能,通常一档节目的研发就需要一年”这个大胆的想法,起初遭到了一些同事的反对。然而在马延琨和龙丹妮开会后,仍决定推翻,从头开始。于是节目组开始了高度紧张的8个月筹备。
除了寻求新意,做“乐团”也是因为团队在前期调研中,发现了乐团在国内市场是有断层的。总导演张佩和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在五月天和苏打绿之后,华语乐坛再没有出现过在年轻人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乐团,在内地更是一片空白,很多人对乐团的印象还停留在摇滚时期。
明日又一次捕捉到了“乐团”这一音乐行业的裂缝。从结果来看,市场给的反馈是热烈的:据艺恩数据显示,《明日之子乐团季》在9月观看度TOP10在播网络综艺中高居榜首。
数据来源:艺恩数据
“明日”系列每一次看似危险和突然的转向背后,坚持的仍是“打造和发现未来十年的偶像”,即找到那位能让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明日之子”。监制马昊说的更为直白——她说《明日之子》是在做年轻人的搬运工,“把他们搬到舞台上,真实再现年轻人音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