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了《血色浪漫》这本书,对书中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伴随着从文革前到改革开放初期近二十年时间内,钟跃民、张海洋、李援朝、周晓白等“红二代”,与李奎勇、郑桐等“平民百姓”的经历,交织成一副发人深思的画卷。
文革时期,“红二代”们虽然不上学了,但是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干部大院“圈子”,在圈子里的人,他们互相依靠,结成牢不可破的关系,还能读到不少“禁书”;反观郑桐、李奎勇等“平民百姓”,由于没有家人指点,只能混在街头,以至在“上山下乡”时期,由于没有关系,只能做好“生根发芽”的准备。因此90年代,一首《小芳》和连续剧《渴望》,更是勾起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改革开放初期,李援朝凭着“红二代”的身份,开起了贸易公司,主营进出口贸易。要知道那个时候,获得政府的批文和执照谈何容易?张海洋通过部队的经历,顺利转业地方公安局;周晓白也在部队医院担任领导。反观其他人,郑桐通过自学历史,顺利当上了老师,离开了黄土高原;更多人,也只能随波逐流。
似乎作者想表达世界因多彩而精彩的主题,但是我却感受到“阶层固化”带来的一丝不安。联想起路遥《平凡的世界》三部曲,二者未免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这两本书的时代背景和今天不能同日而语,特别是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从微观层面看,通过自己努力,实现阶层跳跃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国家层面看,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长足的进步。
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处于调整阶段,各行各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卷”,阶层流动放缓,“星二代”等现象似乎也是天经地义,许多人接受了“躺平”的理念,就像如今日本年轻人流行“宅文化”一样。因此,重读《血色浪漫》这本书,我们要警惕阶层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做好顶层设计,打破各类阻挠,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构建培育人才的土壤;另一方面,我们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保障力度,鼓励人们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