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任何一本书,首先把握的是两个要点,即该书的编撰主旨和编撰体例。
主旨是指思想内容与思想内涵。体例是指表现艺术,即创作方法。
“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出现的特例,陈寿精准把握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他所创作的《三国志》用独到的眼光记载了这一时期特别的历史内容,创造了特别的编撰方法,在二十四史是比肩《史记》的一部良史。
所以,本文特立一个专题:怎样读《三国志》,对《三国志》的编撰宗旨和编撰特点做进一步的阐释。
前文指出,陈寿写《三国志》,虽然用“三国”来命名,但并不是只载述“三国鼎立”的断代史,而是载述“三国时期”的近百年小通史,是效法司马迁创作《史记》的通史规则。
断代史一般以一个王朝为中心,着重载述这一历史时段的过程,总括这一历史时段历史人物的得失,以为后世借鉴。通史,不仅载述一个时段的过程,更要探索产生这一历史时段的原因,即做历史规律的探讨,指引历史未来的方向。
《三国志》的主旨是探索“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全*载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200余人,可以说是一部三国英雄人物排行榜。其中汉末军阀混战的30年,无论篇幅还是英雄人物都大大超过半数,也就是说过半英雄人物,是汉末战乱时期的英雄,即乱世英雄。
前文又指出:三国英雄产生于乱世,这叫“时势造英雄”;诸葛亮“一对定三分”,即诸葛亮为刘备争天下,提出的《隆中对》,导向历史三分天下而后统一,这叫“英雄造时势”。《三国志》生动鲜活地评说了“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三分历史,这是读《三国志》要把握的最大特点,也是《三国志》有别于二十四史的最大特点。
司马迁所写为大通史,由古及今;陈寿所写小通史,为跨朝代的一个断代时期,其共通点是“通史”。
所以陈寿是全面学习司马迁写通史的规则创作了《三国志》,这是我们读《三国志》必须把握的要点。具体内容,大要有五个方面。
其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要追原其始,察究其终,即产生的原因,事件过程,有何影响。三国鼎立,是怎么来的,怎么终局,是《三国志》全书的主题,即“原始察终”是《三国志》评说的重点。
其二,详今略古,详变略渐。
《史记》全书52万余字,述史3000年,秦汉之际100余年历史,篇幅占全书之半,此为详今略古;《史记》所写战乱之世约300年,篇幅占80%,升平之世2000余年,篇幅只占20%,此为详变略渐。《三国志》述史近百年,汉末战乱30年,篇幅占70%,是典型的太史公笔法。
因为战乱之世,波涛汹涌,人际关系最复杂,最有借鉴价值。汉末战乱三十年是三国鼎立形成时期。《三国志》详述汉末战乱三十年,就是探索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其三,形势分析,纵横比较。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隆中对》是形势分析法的代表作。形势分析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天时指人心归向与全局,即全盘、全社会的大局两个方面,制定策略;地利指占有地盘与据有形胜两个方面,建立根据地;人和指民众归附与贤能为之用两个方面,施政纲领。
把握了形势分析,就把握了大局和争天下的策略。
《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韩信拜将,回答刘邦楚汉相争策略,就是形势分析,可称之为《汉中对》。《大宛列传》写张骞回答汉武帝之问,如何断匈奴右臂,就是更大范围放眼当时世界的形势分析,可称之为《西域对》。陈寿记载的《隆中对》,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纵横比较,是指评说事件和人物,要做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史记》中的合传、类传,把不同时代人物归类比较,或将同代人物归类比较,开创了纵横比较的方法。《三国志》评说诸葛亮,与管仲、萧何作比较,此为纵向比较;《三国志》评说法正,与魏国智囊荀彧、程昱、郭嘉作比较,此为横向比较,即同时代人作比较。《三国志》又将曹操、刘备、孙权作比较,指出三位英雄高下,其所建立的国土大小就是一面镜子。
陈寿把纵横比较运用于全书。
其四,人谋归划,聚合群贤。
打天下不是靠所谓真龙天子一人之力,而是靠聚众智,合众力,贤人为之辅。诸葛亮《隆中对》是预见三分,还是人谋规划三分?如果是预见,有无《隆中对》,必然会有三分;如果是人谋规划,没有诸葛亮,没有《隆中对》,就不会有三分。改朝换代,必然规律是前朝瓦解,群雄混战走向统一,而东汉末的群雄混战导致三分,而后统一,这是唯一的出现,即偶然现象而非必然,说明三国鼎立是人谋规划的历史变局。《三国志》之所以详说汉末30年的战乱史,正是探索人谋规划三分的历史,此为读《三国志》必须把握的要点,也就是要把握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
何以有三分?本文前已述及,多因素的历史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末战乱人才三分,出了曹操、孙氏(包括孙坚、孙策、孙权)、刘备三位英雄。曹操文武兼智,由于他的奸险诈伪,未能笼尽天下英雄,导致人才三分,相当于今天一个国家有了三个政党,导致国家分裂,这是三国鼎立的最根本的因素。曹孙刘三方的军事斗争,外交斗争,争夺地理的三分均势等多因素原因形成鼎立。这一话题,是本文“《三国志》导读”的主题,虽然前面已列专题评说,这里再一次强调。
其五,“铨叙可观,事多审正”。
这两句话是裴松之对陈寿取材谨慎,叙事详略互见的评价,其实就是陈寿学习司马迁互见法安排史事的应用。
司马迁写《史记》以实录著称,陈寿述史“事多审正”,就是对史事的直伪鉴别,做出谨慎的取舍。赵翼在《廿二史劄记》中有“三国志书事得实处”一条劄记,举了许多材料认证陈寿著述“下笔不苟”,采择史事,十分严谨。“铨叙可观”,指陈寿对史事编排十分严密周恰,详略互见,用极少的文字,叙述复杂的重大事件,首尾完备,层次分明。
例如赤壁之战大战役,孙刘联盟抗曹,联军主力为孙权,而打败曹操夺回荆州,应归刘备,这从曹孙刘三方的不同记载,在互见中表达出来,文字极其简略。
曹方记载,《魏书·武帝纪》云:“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江南诸郡。”
蜀汉一方记载,《蜀书·先主传》曰:“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又,《诸葛亮传》曰:“亮说权曰,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孙吴一方记载,《吴书·吴主传》曰:“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对照三方记载互见,赤壁大战,陈寿在曹、蜀两方的记载,书为曹刘之战,吴方记载是孙权派兵随刘备破曹,蜀方《诸葛亮传》说明原因,诸葛亮与孙权谈判,明确联盟抗曹,打败曹操,形成鼎足之势,即荆州归刘,刘备是向孙权借兵,孙权是助刘备破曹。这说明孙权有大局观,在大敌当前,做出最大让步,所以,赤壁之战拉开三国鼎立的序幕,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只提供了联盟抗曹的脚本,而演出这幕生动话剧的主角却是孙权。
此外,赤壁之占的规模,进程等等内容,陈寿书于多个篇目。曹操南下率领30万大军,见《吴书·诸葛恪传》,用于赤壁第一线只有20余万。联军第一线兵力,刘备只出动了2000兵力,亲自率领关羽、张飞随周瑜到赤壁,而荆州的两万多兵力由诸葛亮带领去拓地江南诸郡。而吴方兵力,周瑜、程普所率3万为第一线主力,此外吕蒙、黄盖、韩当、周泰、甘宁、凌统、吕范诸将各有本部数千,联军总众约有六七万。孙吴将领带兵,各有本部四五千人,见于诸将各本传。孙权率领江东十余万为后援,赤壁大决战,实为曹孙主力大决战,孙权助刘抗曹,所以孙权是联军主角。
赤壁大战,陈寿书于魏蜀吴三方涉及的人物传记达20余人之多,可见陈寿对《史记》互见法的运用,达到了精熟的境界。
以上各点是读《三国志》要把握的要点和方法。读《三国志》可以与《三国演义》并读。
《三国演义》有许多细节的夸张、虚构,把诸葛亮写成第一主角,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十分中肯。但作为演史小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历史的大关节,人谋的运用可以看作是对《三国志》的解说。
例如诸葛亮舌战群儒,辩论场面是罗贯中的遥情想象,而非虚构。诸葛亮在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孙权群臣一边倒主和,最后孙权决心抗曹,拔出佩刀砍断几案一角,敢再言主和者与此案同。想一想真实场面比罗贯中所写还要激烈。
有人做了比对,《三国演义》的文字有63%来自《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三国演义》历来成为用兵打仗、经商谋利的教科书。由此可知,读《三国志》的原著,大可助人增智慧、长见识,是一部有益修养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