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木筏重逢(图/小罗)
最近几天赶上《Raft》正式版更新,我的Steam好友列表里时常能看见“某某正在游玩《Raft》”的通知。我自己也不例外:最终章更新了不少内容,正式版发售当天我就迫不及待创建了一个新档。
《Raft》是一个海洋题材的开放世界生存游戏,玩家要驾驶一艘木筏,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漂流,收集资源,建造自己的家园。前两天,我正独自在《Raft》中探索小岛,左下角的聊天框里突然跳出了一个提示:“某某加入了游戏。”——是我的一位Steam好友。为了方便和朋友联机,我的游戏设置默认为“对好友开放”,只要在好友列表点右键即可加入,但我却有些紧张——我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位不速之客究竟是谁。
是玩其他游戏时认识的朋友吗?具体又是哪个游戏?我等着他在聊天框里说些什么,给我提供一些回忆的线索,但聊天那里始终一片寂静。他是来做什么的?我不太明白,但还是急急忙忙从岛上赶回了自家那艘被漆得花里胡哨的木筏上。当我回到小木筏上时,他正在帮我收获那几片土豆田。我看着他,他看着我,杂乱的木筏上一片寂静,两人仿佛忘记了这游戏还能打字聊天,场面变得多少有些尴尬。
我那条花里胡哨的木筏
忽然,他绕到了我的面前,然后开始不断蹲下、起身——这或许算是打招呼。我也照做,我们两人就像围着篝火的原始人一般,围着我的高级净水机转圈蹲起,像是某种神秘的友谊仪式。随后,他在我的木筏上转了一圈便退出了游戏。我们终究还是没说上话。
我确实不记得了!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我也是此刻才意识到,居然有十多个好友都买了这个游戏——其中大多都不是因为《Raft》而认识的。我细数了一下这些曾玩过《Raft》的好友。有几个是之前认识的画师朋友,有几个是拉我去打另一款多人FPS游戏《深岩宇宙》的朋友,有几个是之前玩《命运2》时认识的团友……剩下的,是我已不记得来源,也不记得是因何而加的Steam好友。他们的头像与ID都让人感到陌生与茫然。好在Steam有一个“查询最近常用名”的功能,我总算在他们的曾用名列表中找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但也只停留在“熟悉”。至于他们是怎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成为了朋友,就算我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
如果没有这个功能,我很难将这些ID和之前的记忆联系起来
说实话,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多少有些沮丧。我并没有写日记或者留下记录的习惯,我甚至没怎么设置Steam附带的“备注名”功能。现在回想起来,每当加好友时,我往往有种无端的自信:我怎么可能忘了他或她呢?我可不需要借助备注名来帮我记住我的朋友们。看见他们的ID,说起他们的名字,我当然就能想起他们的故事、游戏习惯和说话风格,他们是性格迥异、各有特色的,我怎么会忘记呢?
但现实是残酷的。无论是在战网、Steam还是任天堂的平台,这些过去的游戏好友们正在慢慢被我淡忘。我或许仍记得一些故事,但这些记忆就像是丢失了索引码的书籍,我逐渐忘记了故事里的名字。更糟糕的是,有些故事也被我遗忘了。我的战网好友中,有一位已经离线3年。尽管我们拥有两位共同好友,但我对这位好友的ID毫无印象。我们成为好友的时间,恰好在2016年5月25日——这是《守望先锋》正式上线的第二天。我们曾经一同奋战过吗?我不记得了。
我与这位好友过去的聊天记录也是一片空白
这或许也是信息时代带来的变化之一。借助便捷的互联网工具,现代人的社交圈规模日益增大,我们能接触到的人更多了,但我们的大脑却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人们差别不大。对于一段社交关系,我们能投入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有很多途径在网络上认识不同的朋友,游戏正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但当你对某个游戏失去了热情,这些朋友们就会与这个游戏一同逐渐被你淡忘。成为朋友的理由有很多,而逐渐淡忘的理由亦如是。
或许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我仍会为此感到惋惜。我该怎样留住这些欢笑?或许我还是得多抽出些时间把它们记下来——文字比人的记忆靠谱。无论是备用名,还是日记,我仍旧想把这些故事留给未来的自己。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连朋友们的名字都忘记了,但当我回想起某段木筏上的故事,我仍能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