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粗取精,门提列夫寻若前人的足迹,靠着自己的思想,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明了元素周期表,立下了科学史上的勋业。
积极探索 步步逼近
这个纷健复杂的世果,究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从古到今都引起人们的深深思索。
真正科学地认识元素是从17世纪开始的。1661年,英国化学家玻意耳给元素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元素是一种单质,它可以和其他元素相结合而形成化合物。如果把它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后,它便不能再被分解为任何比它更为简单的物质了。从玻意耳开始,化学家们就不断进行实验,想弄清哪些物质可以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哪此物质不能再分解了。经过一二百年的努力,人们已弄清楚,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4种,另外还有19种元素是在实验室中人工“制造”的,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随着近百种元素被逐一鉴别,人们自然对这几十种简“单”物“质”(单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
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把他自己确认为可信的33种元素,根据其物理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气体和土质四大类。但这种分类没有抓住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显得太笼统,因而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不大。
进入19世纪,人们开始将各种零散的关于元素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试图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满足当时科学发展的需要。
当时,原子量已日渐被公认是元素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从原子量入手是很自然的一条思路。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赖纳研究了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性质间的关系,发现了几个“三元素组”。19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格拉德斯通、奥德林和法国化学家杜马等人对元素做了分类,但是他们只得到了局部的结论。
1858年意大利化学家坎尼扎罗提出了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统一的相对原子质量被迅速测定出来,这为发现化学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1862年法国化学家德尚库托瓦提出“螺旋图”,把已知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绕在圆柱体上的螺线上,某些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条母线上,如锂、钠、钾以及氯、溴、碘等,这是化学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元素周期性,但却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已知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循序排列成表,他发现从任意一种元素算起,第8种元素的性质与第1种的相似,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这种表的前两列几乎与现代周期表第2、3周期相对应,但由于是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机械排列的,所以未能揭示出元素间的内在联系。1869年德国花学家迈尔提出一张元素周期表,明确指出元素性质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周期函数,但他的工作偏重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上面提到的这些科学家们,在探索元素周期律的征途上都各自做出了贡献,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描述了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都没有切实找到他们已经意识到的真理,但他们的工作一步步地向直理通近,为周期律的发现开辟了道路。
合理扬弃一“表”规律
在化学进步的历史过程中,由于科学资料的积累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终干在19世纪后半期具备了发现周期律的条件。在这个时期,伟大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历史的重任,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实验和研究,完成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869年门捷列夫仔细研究了大量资料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周期表。到1906年他逝世前一年,他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元素周期表,具体表达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明确地给元素周期律下了定义:元素在单质和形成的复杂物质中所表现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周期性关系。他坚信周期律的正确性。在制定元素周期系的过程中,如发现周期系尚存有空白的位置,他断定这是有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存在,并预言了它们的性质。这些预言为以后的科学实验证实,使他建立的元素周期律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获得全世界化学家们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