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和弟子
有道是“扮相不够,身段来凑”,可梅葆玖在十岁之前,都没接受过正经严格的训练,童子功不扎实。
以至于后来的几十年里,同行还时常打趣说:“玖爷没有腰”,说的就是他的身段不够柔美。
然而不管先天条件如何不符,到了梅葆玖这一辈,梅家三代总要有传人,他算是临危受命,成了“退而求其次”的唯一选择。
这个时期,不仅梅家人“勉强”,就连梅葆玖自己,都还没有真正搞懂学戏的含义,他学戏只是因为“姓梅”。
1944年,上海黄金大戏院举行义演。
十岁的梅葆玖被父亲安排表演人生第一出戏——《三娘教子》,他听人说过,父亲当年开蒙学的第一出戏也是这个。
年幼的梅葆玖觉得很光荣,在他心中,一直将父亲视作偶像,为此十分刻苦地练习。
右二为梅兰芳先生
等到正式演出那天,恰好是梅葆玖的生日,上台前,父亲还慈爱地摸了摸他的脑袋:“不要害怕,正常演出就行。”
父亲的鼓励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再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梅葆玖上台之后,没有丝毫的紧张胆怯。
整场表演结束后,观众掌声雷动,一时之间,梅葆玖成了京剧圈的新星,“小梅兰芳”的名号,传遍了上海滩!
就连梅兰芳先生都很满意小儿子的表现,毫不吝啬地表扬他:“有台风,不害怕!”
也就是这次演出的成功,让他看到了梅葆玖的潜力,或许小儿子的先天条件比不上自己,可在同龄人里,还是相当拔尖的。
梅兰芳先生正式将培养重心转移到小儿子身上,梅葆玖也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戏之路!
他只记得从那之后,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暂时宣告结束了,父亲给他安排了好多老师。
梅葆玖
有教青衣的,有教花旦的,有教昆曲的,有教刀马的……还都是各领域的行家大师。
他常听父亲说:“学戏吃的就是苦功夫,你比别人晚了很多年,如今有的赶了!”
梅葆玖可能天生就是个心大的性子,父亲越是这样说,他越觉得没什么,为了证明自己聪明厉害,他硬是完成了每项练习功课。
时间久了,原本繁重枯燥的练功任务,变得越来越轻松,他的水平直线提升。
事实证明,家学渊源不是说说而已,身为京剧大师的儿子,梅葆玖也是祖师爷赏饭吃的人!
梅葆玖学戏之余,文化课也没落下,在父亲“唱戏上学两手抓”的教育理念下,他在学校的排名始终处于中上游。
梅兰芳夫妇和梅葆玖
上了初中之后,学校和家里的功课都繁重起来,可梅葆玖还能抽出多余的时间,培养个人兴趣爱好。
他喜欢唱戏,可更喜欢的是捣鼓各种器械电路,什么矿石收音机、电子管、照相机、收音机……他都要摆弄。
有时候,还能无师自通地拆装*,那个年代,家里能用的大小电器,都被他研究个遍。
凡是了解梅葆玖的亲友们,都觉得这孩子很稀罕,一手拿着戏本,一手拿着电路图,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竟十分和谐地统一在他身上。
要知道,其他梨园世家的孩子都是每日勤学苦练,泡在“戏文”里,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