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的地质考古队,还有朝阳市的有关人员,他们组成了一个联合考察队,进驻了四合屯,经过三个月的发掘勘测,在大片大片的沉积岩当中,一个又一个骨骼分明、印迹清楚的鸟类化石被发现,考古团队小心翼翼地拿着化石进行观察,这图案与农民杨雨山发现的鸟类化石品种相似,他们顿时欣喜若狂:找到宝了。
考古队员在这里发现了超过1000件鸟类化石标本,中国很快成为世界古鸟类研究的中心。而考古队发掘出的最重要的鸟类化石,距今约1.25亿年到1.1亿年,可以说是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它不仅肱骨比桡骨长,而且个体与鸡的大小接近,还长有3个带爪的指,因为这种鸟类化石太重要,就被专家命名为——圣贤孔子鸟化石。
专家们经过研究孔子鸟所处的年代以及特殊的骨骼构造,发现孔子鸟就是“始祖鸟”的后一环,也就是达尔文进化论缺失的一环——由一只会滑行的恐龙,到可以飞翔的鸟的过度一环。
这个推测让专家们万分激动,他们深深地明白,孔子鸟的存在对生物学来说,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专家们联合其他领域学者,对孔子鸟进行了更严密的考察和研究。
始祖鸟和孔子鸟经过对比,结果表明:始祖鸟的化石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口有牙齿,尾由18-21个分离的尾椎骨构成,前肢有3枚分离的学骨,指端具爪。当然了,也有非常明显的鸟类特征:有羽毛,有翼,骨盘为“开放式”,后足具4趾,3前1后,但它只能滑翔,不能飞行。而“不能飞行”正是达尔文鸟类进化论缺失的一环。
孔子鸟的解剖特征却很好地弥补了“可以飞行”这一点,它虽然保留了始祖鸟的特征:如双窝型颅骨等,但是鸟类特征进化得更明显:它不仅有尾综骨,还进化出了无牙的喙部,有翅膀,有羽毛,简直就是始祖鸟的升级版,也是无限接近现代鸟类的进化版。
这项科研成果明确地告诉全世界:孔子鸟填补了达尔文进化论——关于鸟类进化缺失的重要环节。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孔子鸟,专家又从鸟类生活习性、鸟类羽毛的进化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无一例外地得出结论:“始祖鸟→孔子鸟→现代鸟,这就是鸟类进化论的全过程!”
孔子鸟的存在已经被学者们承认,孔子鸟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世界考古界的认同。不得不说,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孔子鸟,直接打破了始祖鸟一统天下,鸟类进化论研究,一直固步不前的“尴尬”局面,孔子鸟化石,让国内乃至世界的关于进化论的研究,不仅变得全面,而且更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