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人长得漂亮,追求者甚多,配马学武这样的乡下人那是绰绰有余。
嫁给马学武后,她一心为这个家奔波,马学武有什么理由对她不好?她想不明白。
闺蜜告诉她,“正是你天天这样想,才把马学武逼成那样。”
李宝莉时不时地翻旧账,拿刀子划拉马学武,后来更是当着他母亲的面揭他的短,常常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她发泄着自己的不满,马学武再也不敢反驳,日子比以往更难熬。
祸不单行,马学武被通知下岗,此时他觉得天都快塌了,鬼使神差去旧情人那里找温暖,结果得知当时打电话报警的正是李宝莉。
万念俱灰之际,马学武留下一封遗书,脱下鞋子,纵身从桥下跳了下去。
到了警察局,李宝莉翻看马学武的遗书,翻到最后都没有看到关于自己的一个字。
她内心五味杂陈,一起生活了那么久的丈夫,临死都没记得她一丁点儿好,不悲伤是假的。
但她转眼就换了一副表情,什么“万箭穿心”她才不信。
往后的日子,她做棒棒养儿子养婆婆,只是儿子把爸爸的死都怨在她身上,十几年来不曾给她好脸色。
孩子小,并不能全面思考问题,在家庭关系中,李宝莉是那个张牙舞爪的人,而马学武是那个谨小慎微的弱势一方,孩子站在了父亲一方。
对于母亲,他很厌恶,因为她给予家庭的除了唠叨就是争吵,又不能像爸爸和奶奶那样辅导自己的学习。
考上大学的那一刻,他给李宝莉敬酒说,“喝了这杯酒,你再也不是我妈妈。”
婆婆也要求她把房子过户给孙子,因为房子是儿子生前留下的。
长年累月的棒棒生活,李宝莉已经两鬓斑白。
儿子的话字字扎心,她被扫地出门,至此一无所有,她黯然地离开了这个家,好像她从来不曾拥有过一样。
3《万箭穿心》这部电影没有太激烈的冲突点,但李宝莉与马学武的婚姻生活却时时充满压抑。
李宝莉的咄咄逼人,马学武的懦弱不语,让人不免对婚姻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的道理也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门当户对很重要。
李宝莉自觉条件比马学武好,结婚多少年来一直觉得他就是个乡下人,娶了她就是高攀。
正是多少年来她的优越感,让她对马学武没有半点尊重,伤人的话开口就来。
一味给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付出并不会让人感恩戴德,只会觉得窒息。
夫妻之间,常翻旧账伤感情。
马学武出轨后,本来已经安心回到家庭,这也是李宝莉希望的结果,但李宝莉的气并没有完全消失,动不动就把这些事拿来数落马学武。
这样一来不止马学武对妻子越来越冷漠,连同自己的儿子也嫌弃母亲。
最后,多少女人的执念——死都不离婚。
“你凭什么对我不好?”就是这句话,赔上了自己的一辈子。
要知道在有些人有些事上,我们都会浪费一些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婚姻同样是这样的。
与伴侣结婚,不是折磨对方,而是修炼自己。
不论当初的誓言多么美好,也要做好它变质的准备,如果发现他变了,就拿各种手段去报复对方,最终自己也落得个玉石俱焚的下场,得不偿失。
婚姻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互相尊重,相互理解,两个人互相帮扶着前进。
如果把爱人当成敌人,那婚姻就是爱情的修罗场。
因为李宝莉的张扬跋扈,很多人同情电影里面的马学武,但是这个男人也有错。
生活哪有那么多诗情画意,很多时候充斥着柴米油盐,谁不是一边咒骂着,一边奋力向前。
人有*,但更要肩负责任,在这一点上,李宝莉比马学武强。
总之,世界上的人和事,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水随形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
懂得转弯,是一种智慧,学会看淡,也是一种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