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长城保护状况报告,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这是继2018年大运河之后,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再次获此殊荣。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长城,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物质载体。
北京境内的长城,和其他省份相比,不算长,甚至不足整个长城的二十分之一,却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520.77公里的北京长城,包括北齐及明代两个时期的长城,以明长城为主体,穿越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六区,是全国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
从北京近百项长城保护工程的启动,到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的成立;从第一个关于长城保护专项规章,到《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的相继出台,北京长城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修缮理念不断进步的同时,长城也从历史走进现实,从崇山峻岭间走向人们的生活。
北京市怀柔区黄花城水长城。图/IC photo
开展近百项长城保护工程
“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段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万里长城独秀”慕田峪长城、“长城博物馆”司马台长城都是北京著名的长城点段。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长城。图/IC photo
雪后的慕田峪长城。微光先生/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