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只顾之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以上这句话是我读张爱玲的《半生缘》认为最经典的一句话。
当我们成人以后,尤其是工作以后,总是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才刚刚过周一,一眨眼又到了周五。
每天几乎都是为了生活而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情,时光匆匆中夹着平淡无聊。
可年轻的时候不一样,很多情感和状态都是新鲜的。
尤其是在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压力和打击时,做起事来和爱起人来都可以那么不管不顾。
每个人在回忆自己年轻时的事,都能回忆很久很久。
《半生缘》中的曼露为什么变态到要让自己的丈夫去强奸自己的亲妹妹,其实以为自己的初恋爱上了妹妹,这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的回忆一旦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占有,是会容易嫉妒到发疯的。
顾曼露曼璐是半生缘中最悲剧的人物,因为父亲的离去,家里生活压力大,只能选择做舞女去养活一家人。
可是当弟弟妹妹们都靠着她的收入长大以后却都纷纷嫌弃她的身份了。
弟弟们没人感激她的牺牲,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也没有一个男人肯真正娶有着肮脏过去的她。
所以这时候只要能有人愿意围着她打转,她就已经很开心了,哪怕这个人是长相丑陋、说话粗俗、贪财好色的祝鸿财。
可是没想到男人有钱就变坏,像祝鸿财这样的男人更是变本加厉。
他夜夜晚归,在外面寻欢作乐,留曼露一个人在大别墅里独守空房,长时间的失眠让她抑郁又狂躁。
曼露的前半生为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活,后半生又只为祝鸿财活。她以为找到个人给老公生个孩子就能改变一切了,却发现一切都是枉然,一直到死才醒悟。
为什么会选择妹妹曼帧替自己生孩子?
前文说了,她嫉妒妹妹,她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都倾慕妹妹,无论是在回忆里的张豫瑾还是在身边的祝鸿财。
她也希望自己也读过大学,有一份清清白白的经历,希望有个好男人能宠着自己。
没有付出完全不要求回报的人,当曼露没有什么可以付出的时候,她就想要回报了。
可能现在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有钱有大房子的曼露为什么非要守着这么一个破男人?她可以出去浪,可以每天享受潇洒的生活啊。可是她生活在当时那个年代,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文化。
在舞厅的那么多年,思想上或多或少都被局限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接受教育对一个女人来说都很重要。
年轻时候的蒋勤勤真的是把曼露演活了,风尘中带着一点傲骨,妩媚中带着一点世俗,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语气都恰到好处。
顾曼桢这个角色好驾驭,顾曼露这个人物却太难诠释了,演不好就没有可怜只剩可恨了。
顾曼桢以前看《半生缘》的时候总觉得这么美的一个清纯的人被姐夫强奸实在是太可惜了,甚至那一段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但是现在看顾曼桢这个角色多少有点圣母白莲花。
她非要等弟弟们长大了才肯跟男朋友沈世钧结婚(如果早点结婚就没有后面那么多悲剧了)。
她和沈世钧最后一次吵架也是因为男方选择继承家业而不出来工作。
接受教育的顾曼桢清高就清高在这,不愿意花姐姐的钱,不愿意让男朋友继承家业,但是从来没站在沈世钧的角度想过,没真正接触和了解他的家庭,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
其实我们还是应该先让自己强大才能去照顾别人,而且适当的依赖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不是错。
不过无论是谁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爱的亲姐姐会对自己做出这种事情,事实证明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在发现三观不合的时候还是要适当的堤防和保持距离。
好在曼桢受过教育,有工作的能力,所以经历过那样的事情还是有能力活下去,男人不是她生活的唯一。
沈世钧再看《半生缘》,觉得沈世钧这样的男人虽然绅士,但实在是太优柔寡断。
他的爱胆小又懦弱,而且还没有一点点的信任。
他在没有见到曼桢的情况下就相信她已经嫁给了别人,导致了后来的错过。
这样的男人,即使没有祝鸿财,也不见得真的有勇气不顾家里的反对来娶曼桢。
总把爱放在心底的人才最自私,所有的深情都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果不其然,到了最后他也没有勇气离婚来娶曼桢,守着一个不爱的人过一辈子,他能做的也不过是把孩子的名字带上“贝”这个字,因为——曼桢的桢字也带一个“贝”。
《半生缘》这个故事,换成谁和谁在一起也都未必圆满。如果曼桢和沈世钧在一起,在那样的家庭中,有着这样懦弱的丈夫,曼桢也一定会被欺负。如果曼露和张豫瑾在一起,最后被日本人糟蹋而死的就是曼露。
如张爱玲这样的作家总是把出身不好的人写的更悲,而出身好的人即使不幸福结局相对来说也总是好的。书里的翠芝就是一个例子,从头到尾她算是最幸运的人。
最后借助自媒体人李娜的一句话来说,还好我们只需站在高处来看这样的故事,而不必真正经历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