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板式变化体的“汉调”和“反西皮”,其中有许多省外的民歌小调,如“无锡景”、“麻城歌”、“武昌调”、“边关调”、“凤阳调”、“陕五更”、“滩簧调”、“泗州调”、“东北风”等,也吸收四川民歌如《数蛤蟆》、《青叶》、《十把扇子》等唱腔,还加入川剧的“反西皮”、“七句半”等,以及四川扬琴自己的“月调”、“平板”、“半边月”、“垛子”等,共计二百多个曲牌。
四川清音的保留曲目达百余种,其中既有《尼姑下山》、《昭君出塞》、《关王庙》、《断桥》、《思凡》、《悲秋》、《活捉三郎》等传统作品,又有“五四”后在新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佃客苦》、《双探妹》、《小丈夫》等新作品。目前,四川清音日趋衰微,后继乏人,已濒于消亡境地,急需制定可行方案加以抢救保护。
金钱板流传于巴蜀汉族地区,它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以简单的唱腔唱诵“劝世文”,艺人沿街叫唱以求生活。后经不断发展改进,逐渐成为独立曲种。
金钱板由单人表演,说唱并举,段末一句往往略用拖腔。说唱的同时,演员一手执打板,一手执底板和面板,通过三块竹板击打出各种节奏的声响,为演唱伴奏。其唱腔鲜明而独特,既采用【老调】、【狗撵羊】、【富贵花】、【红衲袄】、【满堂红】、【江头桂】等川剧曲牌,又吸收昆曲和四川民歌、山歌、小曲、号子等的音乐。唱词通俗易懂,富于节奏,每句字数不限,全篇多一韵到底,亦偶有转韵情况。
金钱板传统的演出曲目比较丰富,《打董家庙》、《打洞庭》、《打毗芦荡》和《胭脂配》、《芙蓉配》、《龙凤配》、《金婵配》、《节孝配》等作品是其中的经典,习称“三打五配”。除此以外,还有《闹雅安》、《嫌贫传》、《蓝大顺起义》、《瓦岗寨》、《包公案》、《说岳传》等一大批代表性的作品。
金钱板艺术是巴蜀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其中涵容着巴蜀地域的风土民情、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目前,金钱板后继乏人,发展停滞,生存出现危机,急需抢救保护。
掷地有声的铿锵,行云流水的柔和
曲艺不仅雅俗共赏,更是奇趣横生的表达
听说唱、享故事
科普非遗,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