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在《三娘教子》中突出了封建社会一个普通妇女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之情。但在具体处理每一段唱腔时,她根据人物的思想,不同的板路,有强有弱,有刚有柔,有时感情爆发达于极点,有时控制压抑几乎令人窒息。虽然不能说每段、每句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但总的来说把握得还是较为准确的。
开始“王春娥在机房自思自叹”一段“慢板”转“二六板”共18句,主要叙述丈夫死后的困苦生活。虽则困苦,但对抓养成人的薛乙哥抱有希望,因而王玉琴在演唱时,感情较平稳,行腔较舒缓,并不让人感到过分伤感。第二段唱“儿的父镇江早丧命”,因薛乙哥顶嘴,惹得三娘生气,板路由“二倒板”起,中间一段“滚白”,接着“慢板”转“二六板”,共16句,唱腔起伏变化,感情较前显得激动。特别是最后两句“手执家法将儿打,活活地打死小畜生”,吐字较重,一字一掂,很有分量。
王玉琴《三娘教子》剧照
从第三段唱开始,王玉琴演唱时的感情色彩逐渐加浓,尽情抒发三娘由于薛乙哥出言不逊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第三段开始两句“阴司慢板”“小奴才一言问住我,结舌闭口我王春娥”,唱得低沉迂回,与接着的“喝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下面几句“二六板”,由“悔只悔悔死我”开始,音中带哭,至“这才是鸡抱鸭儿鹅有错”,托一哭音长腔,把三娘满腔悔恨之情尽情唱出,很富于感染力。第四段唱“小奴才出言真可恼”,由于薛乙哥的又一句话,重把三娘强压下去的怒火挑起,一句“紧拦头”喷口而出,接着一段“二六板”也像急风暴雨,至“将冤家好比一支篙,半路闪我这一跤”,忽而转慢,唱得徐缓深沉,耐人寻味,后面又转“快板”,唱到“咱这日子过不成了”,感情奔放,达到高潮。最后一段唱最长,唱词多至四十多句。除去一句“二倒板”转一句“慢板”外,其他全是一唱到底的“二六板”。这段唱,一句紧接一句,中间不拖腔,只有小停顿,最容易唱得平板呆滞,让人感到平淡无味。而王玉琴饱和着丰富炽热的感情,唱出了三娘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厚意。其中四句“娘为儿”排比句,至“饿的娘眼前花儿颤”,说尽母亲受苦的辛酸泪,诉说孩子尿湿在娘怀暖*几句唱,反复咏叹,十分感人。
王玉琴与李爱云付凤琴华美丽
苏育生《朴实淳厚 刚健激昂》节选
编辑/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