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海报
导演赵宝刚则表达了相反的看法。在他看来,尽管这的确是一部能够逗人一乐的高收视率作品,却不是一部优秀作品。赵宝刚表示,电视剧应当给人美的享受,应当引导观众的审美趣味,如果只注重收视率,便和庸才没什么两样。“一个有责任感的导演,应当有自己的美学追求。电视剧要关注人的生存取向、反映社会心态。”
与此同时,虽然这部剧也的确输出了许多与现代社会紧密相关的鸡汤,但不时显现出的主创价值观却也令人汗颜。例如,作为《武林外传》中的核心角色,佟掌柜总以“知法爱法”的优秀青年形象示人,但一旦某件事涉及到自身利益,她又会毅然摈弃这套规则。另外,作为政府公务人员的燕捕头,也毫无顾忌地配合一群劫狱者实施逃亡计划。更不用说,在豆瓣鹅组被喜提“直男癌”的宁财神,在该剧中对观众静默灌输的直男癌观念。
在《武林外传》中,作为编剧的宁财神,对于角色的设定也体现出了他的大男子主义。佟湘玉,作为本剧的绝对女主角,运营着一家客栈,却被塑造成为了一个没有什么主见的怨妇形象,她从小到大的唯一愿望就是“嫁个好男人,然后一生一世的伺候他。”作为女二的郭芙蓉则与佟湘玉的性格完全相反,却也逃离不了对女性刻板式的刻画与固有偏见,以“男人婆”的角度切入无非是为了强调男性对传统女性的偏爱。
另一个女性角色“祝无双”,既不同于“怨妇”佟湘玉,也不同于“男人婆”郭芙蓉,却被宁财神巧妙地设计成了一个中间角色,因为她既会武功,又在传统的女性职业分工上 —— 诸如女红和家务活 —— 表现非常出色。例如,在“辛普森设计娶贤妻”一回中,宁财神就将自己的思维投射在了辛普森这个角色上,以拥有“传统家庭妇女美德”的祝无双为引,得出了“祝无双,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婆”这一结论。
对于男性角色的设定,则是另一部分直男癌视角。比如,“水性杨花”的吕秀才竟然在剧中被洗白成“专一痴情的好男人”;见利忘义、胆小怯懦的李大嘴也被粉饰为“仗义勇敢,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假公济私的邢捕头则被树立成了“为民服务的好捕头”。可以说,《武林外传》在10多年前成功的一部分原因,可能还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而放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很难说这不是一部充满了“原罪”的剧集。
儿童演员的“成人化”
除了遭到来自舆论对童工滥用问题的斥责外,对儿童演员“成人化”的担忧,成为了天真派(小戏骨)团队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在《天真派:武林外传》的豆瓣评论区,许多观众都呼吁该团队“放过”这些儿童演员,部分观众甚至直言“让小孩子化装成大人按照剧本装X很恶心”。
鉴于小演员们也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因此这口锅完全不应该由他们来背,而且考虑到小戏骨版的这些经典翻拍作品只不过是披着儿童剧外衣的成人剧,因此既不适合儿童观众去看,更自然不适合他们去以成人的视角去参与其中。因为无论是哪一种,都能在无形中对儿童造成“催熟”。
《天真派:武林外传》
作为对该问题探讨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作家和社会学家Neil Postman就曾在他的著作《童年的消逝》中对儿童成人化进行了批判。在书中,Postman写道:“儿童过早的接触到了大人的社会,见识到的东西多了,辨别能力却跟不上,面对各种信息不知如何筛选,更不知道如何拒绝成人世界中某些观念和言行,他们会模仿成人的某些行为,还以为那是好的。”他认为,很多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将因此逐渐退化,扭曲成伪成人面目,而这让人感到了担忧。
此前,湖南卫视的亲自综艺《爸爸去哪儿》在播到第5季时,就因为存在透支儿童之嫌而被广电总局叫停。毕竟,这种以成人的审美幻想去冲击仍处在儿童时期世界观的塑造方式,难免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伤害也不一定。
因此,对于一部三观不正的成人剧集来说,让小孩来拍显然有些欠缺考虑。
推荐指数:臭(不推荐,最烂的坑)
点开以下标题阅读更多内容:
让美国说唱歌手们欲罢不能的“危险品”Dra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