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有第二部吗,半个喜剧第二部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21 16:13:49

图源电影《半个喜剧》

这次的电影,有声音说你们没有以前尖锐了,不干预批判社会了,把事情变得很小,但我觉得这部比那部尖锐多了。批判社会多容易,社会是一个虚无的东西。但软弱的人到处都是,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那我们就想面对这个软弱。

那天首映为什么我觉得就特别感伤,是因为很多人看完了以后,就觉得结局是童话式的,现实生活中不会这样,没有机会,没有可能这样。这就会让我觉得很绝望,特别是当时是有一个中戏的学生和一个北电的学生,看了起来发言都认为,不妥协太难了。一个才大二,一个才研究生,我就觉得一下子很悲哀,因为我们想表达的就是想给年轻人这样的鼓励,就是说,你看看妥协到最后,不一定有好结果。但不妥协,你还有机会去争一个好结果。

我们自己就这么走过来的。我们身边也见过有朋友走了弯路,尝试过去妥协,最后坚持了,然后也成功了的。这虽然是一个少数,可能是很难做到,但它不是没有,我难过的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是没有希望的,坚持对的东西是没有希望的。那一刻我是觉得很悲哀。

其实我们拍《驴得水》的时候,虽然架空在那个时代,那里面的人都生活在泥沼当中。但还是有纯真的东西是吧?或者那个故事刺到大家了,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像里面的人,那么轻易妥协?

经常会有人问说我们这样的表达有意义吗,有意义的。就是很多年轻人他是在中间徘徊的,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正在徘徊过程中有人告诉他,还有一条这样的路,有这样的可能性。哪怕只是引起他的思考,那我们的表达就有意义。哪怕触犯了大多数人他们认为需要你来教我吗,我们还是想做这样的表达,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喜欢,就让那些徘徊的人有一点点勇气,有一点点力量,就很开心了。

周申:我们原来不在话剧圈,现在也不在电影圈

半个喜剧有第二部吗,半个喜剧第二部(5)

周申 图源周申微博

我考中戏和拍电影都是感觉到被冒犯的结果。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出风头。然后可能大家就对我有意见,不喜欢我,但是我没有感觉到。然后有一次我回家的时候看见一帮人在那很开心地吃饭,我就说你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不带我,然后他们说,我们明天下午请假,可以不用参加测验,所以很开心。我说为什么请假,他们说我们明天去报中戏,去考中戏。

当时我就觉得他们怎么不告诉我呢,可以半天不上课,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就很不爽,然后其中一个人就跟我说,那告诉你不就多一个对手吗?就是那个表情我现在还记得。那我想你不告诉我,你不让我去我就非要去。后来阴错阳差就到了中戏。

《驴得水》的时候差不多。那时候话剧版火起来之后,我觉得我得到的尊重就是我应得的,成绩在那里摆着。但是等到我拍完电影《驴得水》之后,我清醒地认识到我没有得到尊重,而且我也不会因为这个作品就得到什么尊重。

我就直接说我受到侮辱吧,就是比如说那时候居然还有人找我去给别人当枪手。而且还认为这么好的事你为什么不干,就是抬举你了,你给某某某大腕当枪手是抬举你了。还比如说,他们自己搞一个奖,然后获奖者就是他们自己人,然后把你放在提名名单里面,给他们垫场子,获奖的戏都没人看过。就这些事,反正我受不了。

所以你问为什么对底线问题这么执着,因为好像在这个社会中,别人会不断侵犯你,社会会考验你,因为这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最常思考的问题,可能也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抉择的最大的问题。其他问题好像不太需要我来,不太需要我们抉择,就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好像都没什么关系。但底线问题是经常会让我们很严肃地抉择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和刘露的理念非常一致。可能跟中戏的教育有关,上学的时候,老师教给我们的,或者是我们接收到的,都是很纯粹很乌托邦的那些,但我们见到太多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也经历各种选择,那后来《驴得水》按照我们的想法和坚持弄出来的,是不是就证明我们是对的,不妥协是可以有好的结果的。

在合作中,刘露会给出一些细腻的,非常女性视角的,很有血肉的一些东西,比如《驴得水》原来的版本里面,最早的是张一曼变成了特派员的情妇,就是结局所有人都变坏了,然后有一天排练,那时候第一轮都演完了,张一曼已经变坏了。然后我们第二轮复排要演出的时候,刘露就一直觉得张一曼变坏这个完全不符合逻辑。

有一天排练的时候,就演到那个打巴掌的时候,刘露就突然看素汐一个人在角落里,出来的状态是疯癫的和痴傻的,她就觉得那一刻那个恍惚的状态是准确的,这是对的。她就说「这个女人一定是疯了」。我们再往回倒历史,我们历史上多少经历过这样的女人,经历过这样精神折磨和批判的女人,最后疯掉了。

半个喜剧有第二部吗,半个喜剧第二部(6)

图源电影《驴得水》

刘露在这方面特别准确,有一种准确的直觉,在工作中我非常强势,但我不坚持己见,我只在最大的事情上坚持己见。

比如《驴得水》这个故事,不就是校长觉得,我做的事就是对的,而且校长在这当中没有为自己谋任何私利,他觉得我做的是对的,然后他觉得,那我就可以妥协。我就可以不断妥协,不断妥协,就不断妥协到最后,你就是错了这个事情。其实是想说一个这个,但结果发现观众第一个看到的是我们在批判这个社会,当然有这个成分。但是我们更想说的是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应该向内看,看自己,但他们第一个看到是我们在批判这个社会,或者批判体制,那就更不是我们想表达的东西了。

所以当时很多夸赞的声音,老实说我真的很冷漠,因为好像误会挺深的。我觉得什么原因呢,就是其实观众喜欢看到你说社会黑暗,因为如果社会是黑暗的,他就没有责任了。我们没有责任,就社会的问题。

这种表达的错位挺无奈的,大家会说你做表达就要被误解,这是宿命,或者大家都夸你呢,你还不高兴什么呢?但其实你一旦创作,尤其是你原来认为你是主流价值观的,然后当你把价值观表达出去之后,反过头来你会发现大量的人不是跟你同样价值观,你就发现你不是主流价值观,你是小众价值观,你是边缘价值观。这个时候其实会挫败,挺孤独的。

所以《半个喜剧》就是做的很小,很现实,大家觉得《驴得水》太远了,我们说一个近的,说爱情里人人都会面对的尊严和底线的问题。说来说去,我们其实就是想说你不要怪别人,不是别人不给你尊严,选择权在你,你可以选择尊严,但是你要放弃利益。利益还是尊严,你自己选,不要怪任何人。

我跟刘露一开始就很清楚,这个故事本身不讨巧,它冒犯很多人,也会有人认为这样的故事庸俗,但我还是愿意做这个表达,我经常觉得其实是战斗*,是一种想战斗的*。想要去表达,想要去改变一些什么的这个*。

虽然经常会挫败,经常会发蔫儿,但想来想去这么多年我都有表达的*,其他的,钱,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我都不在意,其实比较在意自在的感觉,就是精神上的一种自在的感觉。比方说我这一年我不歇,我可以挣五百万,但你要去做一个你不太愿意做的工作,可能在精神上会遭受一些折磨,那想想还是算了,但如果是五个亿,那我可能就干了(笑)。

这一点我和刘露的想法也比较一致,大家可能都不是对外在的那些东西多感冒的人,我们原来也不在话剧圈,现在也不在电影圈。这次首映的时候,他们各大公司都说要请圈子里人来看,然后叫我们俩报名单,我们俩非常认真地他叫了几个我的牌友,刘露叫了一些同学,然后发现他们说有什么人可以出来说个话,没有,没有什么圈子的人。谁也不认识谁。

这样挺好,挺自在的。创作的时候就好好创作,能表达的时候就好好表达,拍电影这么累,什么最有意思,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最有意思。

半个喜剧有第二部吗,半个喜剧第二部(7)

互动话题

电影《驴得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什么?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