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著名编剧王海翎老师的一本小说。很多年前读过这本书,那时候只是觉得这本书的故事性很强,人物关系和我们的生活很接近。
现在重新读这边书感受完全不一样了,觉得这本书完全可以称得上家庭教育里面的故事型教科书。
里面的夫妻关系,原生家庭里面的夫妻和新生家庭的夫妻。
原生家庭是海云和彭湘江。他们门当户对,从物质基础到精神世界都是门当户对。夫妻双方都是军人的后代,海云毕业北大外语系,湘江在部队也是有为青年,一路高升最后在军长位子退休。
新生家庭是彭飞和安叶。他们旗鼓相当,是自由恋爱结婚的,结婚后为了工作、孩子、事业、个人成长等矛盾多多,是女方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而放弃工作?还是为了追求事业、个人成长而放弃家庭、放弃孩子的成长?女人就一定要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成全男人吗?夫妻双方事业都很成功的时候就一定要离婚吗?或者说:女人事业成功就一定要牺牲亲子关系和婚姻吗?
书里面的金句:男女都一样不等于男女没分工,男女有分工不等于男女不平等,男主外女主内是普遍规律有科学依据,否则造物主为何不给男人乳房子宫?主内不等于就比主外低。
工作不是非我不可,孩子却是非我不可。
夫妻关系如同压跷跷板,你高我低你低我高方能玩得下去。
这之前夫妻二人方向一致、步调一致、悲喜一致,到达目标后却出现了巨大的不一致。仿佛相互搀扶着登上一座山峰,一个人即将踏着这座山峰跟向前方的更高峰,另一个人不能,前方的更高峰不属于她与她无关;她的责任、使命、价值,到此为止 。站在山顶茫然四顾,无端地,一句诗共进了安叶脑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夫妻之道,单方面无条件付出绝非上策;平衡为第一要义,那样至少,不会失去自己。
父子之间的矛盾、竞争,争吵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吗?彭飞为了和父亲彭湘江赌气,本来可以考取北大清华的,他放弃了要考空军飞行学院。经过一系列的磨练,成长,与父亲较劲。最后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获得一等奖的军官,可是在婚姻里面却屡屡受挫。
书中金句:
是父亲就有了天然的教育资格教育能力并且终身拥有?这真是一个大大的误解。做家长也需要能力,如同你当领导需要能力。没有能力的家长,不如干脆放弃自以为是的教育资格,朴朴素素的做单纯的艺术父母,那样至少可以使孩子免受扰或者误导。
儿子在几十年与父亲明争暗斗事业上谁胜谁负,尚未见分晓,但在家庭上他输了。即使同安业叶离婚还得再婚,还要面临家庭问题,他想问父亲,这方面想成功,关键在哪里?
婆媳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很脆弱。老公和婆婆关系很好、老公还是一名军人的婆媳关系,特殊的人物关系,特殊的行业就更难相处。从儿子找对象开始,就注定了婆媳关系的艰难。
媳妇安叶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希望自己是中国的法拉奇。
书里面的金句:
婆媳相处之道,最重要的一条保持距离,不宜过分亲昵,更忌撕破脸皮。
女人生孩子,谁不希望守在自己身边的是妈妈而不是婆婆。
她和婆婆素无相互送礼物的习惯,来往时通常带点吃的,顶多丝巾、茶具之类,即,不送是常规,那么送,就是反常规。
再好的夫妻也是两个人成不了一个人做不到事事时时同喜同悲——何况就是一个人,都有自我矛盾自我分裂的时候。
她不问。她问了她说,是如实汇报;她不问他主动说,是告状挑唆
穷困可以,潦倒,不行!
安叶帮帮飞飞请一定帮他!能不能飞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不能让他从此趴下,他才三十出头他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他以后的路还很长,这时妻子的帮助支持不离不,对他很重要非常重要至关重要比谁都重要——
别人婚姻破裂会心疼孩子,她还心疼婆婆;妈妈那头都不必太过在意,妈妈对她的小家介入不深,婆婆呢,光帮她带孩子就带了六年不久的未来,她就要把孩子从她身边永远带走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对生命有着这样深的深睿、清澈、纯粹的理解尊重啊,此生,她只见过这一个。
安叶啊,这事我一直想跟你谈一直想一直不敢 为什么?人物关系摆在这儿,我说了,你第一反应很容易事,她是不是不想帮我带孩子了?我愿意带东东,他给了我们晚年生活带来的乐趣远远超过麻烦,其实一点不麻烦,家里头仨大人呢,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自己带。很多人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儿,跟谁都行,哪里是?孩子越小才越需要父母尤其是母亲!
人都有攀比心理,尤其是小孩子,你对他再好,你给他你的全部,但是你没办法把你没有的东西给他——别的同学都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为什么不能?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摆脱原生家庭,都会长大、结婚、生孩子面对这些关系的矛盾。人类一代一代地延续传承,这些矛盾一直都在,在现今社会尤为突出,如何处理冲、突解决问题、缓解矛盾需要学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