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过头看为什么浩汉在电影里,准确的说他没有出现在《旅行者》这本小说的结局里,就能够解释的通了。
很多小说家不会直接告诉你主人公的命运,而是旁敲侧击,通过隐喻透露出主人公最终的结局。
所以这个孤独的人,正好影射了浩汉,也暗示了他一生的坎坷历程。
孤独的人养了四只猫,而浩汉的生命中有四个重要的人:江河、胡生、周沫、刘莺莺。
孤独的人把四只猫送给朋友了,而浩汉把生命中重要的四个人,都送给了岁月年华,他在不同的人生转折点与他们相遇,又与他们分离,现在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孤独的人收养了一条狗,而浩汉也收养了阿拉斯加,但后来他跟随着江河走了。
……
友情、爱情、亲情,在浩汉的脑海里被一一敲碎,现实的残酷逼着浩汉,走去了人生的下一个站——天国。
他总是告诉江河,他这样的人不适合在社会上生存,但事实告诉我们,浩汉才是那个不适合在社会生存的人。
否则,他就不会如此不堪一击,就不会走上自*的路了。
浩汉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得自己还重要。
他义不容辞地送江河去入职,他在胡生走失的时候请求电台寻找,他明知道自己不喜欢周沫却还是会去和她见一面,他对刘莺莺的爱还残留着,甚至他可以完全信任一个陌生人。
再反观所有人,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但我却没有从浩汉身上看出他任何的私心和野心。
他想要振兴家乡的旅游业,却在得知江河分配的消息,就义不容辞地送他去入职。
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却从来没有坚定自己的信念,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浩汉把所有的情愫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当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离他而去的时候,浩汉的心,必定是支离破碎的。
“他们都走了,我活下去的意义何在?”
正是这样,浩汉才会落得自*的结局吧。
电影的整体基调,告诉你的是要好好珍惜,因为“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可是浩汉的结局却让我明白,越是掏心掏肺对一个人付出自己的所有,结局就越是不会被珍惜,越是会被当作理所当然。
就像苏米说的一样:“你不用对每个过客负责,也不用对每个路人说教。”
人生就是各走各路,各行其道。
他们无非是你漫长人生中的匆匆过客,相遇了就应该感激,离开了也不觉可惜。
你说,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