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是三国时期哪个枭雄的小名,阿瞒是哪位三国英雄的小名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29 06:36:36

(说历史的女人——第529期)今天咱们来聊聊三位名人,他们可以说是最容易被误解是河南人的3位安徽高人,分别是一枭雄一清官一高僧。本来他们相互之间没有关系,但是有一个因素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地域。对于中国人而言,地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是这三位高人虽然在他们的故土安徽出生,却被河南这块宝地成就。那么他们究竟是谁?为何是安徽人却被误认为河南人呢?欲知详情,本回分解。

阿瞒是三国时期哪个枭雄的小名,阿瞒是哪位三国英雄的小名(1)

第一位:三国第一枭雄,魏武帝:曹操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出现了许多英雄或者是枭雄,不过如果排个座次的话,第一枭雄毫无疑问就是曹操。曹操(155年-220年),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地地道道的安徽人,即如今的安徽亳州人。但他却经常被人误认为是河南人,为何?因为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河南奋斗,逐鹿中原,建立霸业,河南成了他成名立万的地方。从他19岁出道,到建立功业,一直到老死,基本都是在河南。下面咱们就来看看他都是在河南干了哪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乃西汉丞相曹参之后,自幼博览群书,尤喜习武,研读兵法。但因其性格过于豪爽,放荡不羁,并不被人看好,只有个别有眼光的人比如梁国的乔玄、南阳的许劭等名士看好他,以为他将成为天下之枭雄,乱世之英雄。所以他就很自负,早早就离开安徽亳州老家,出去混了。得中原者得天下,当然他瞄准的地方就是河南。

公元174年,曹操19岁时,他通过举孝廉,到京都洛阳,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年纪轻轻地就干了一些大事。因为洛阳是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地,大家都很牛,根本不把外地人看在眼里,所以很难治理。可曹操不管这些,他一到任,就严格按法令办事。他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谁犯事,用大棒伺候,打死白打死,铁面无私。比如有个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他的叔父蹇图曾违禁夜行,被告到曹操那里,小曹就毫不手软,将蹇图摁倒在地,用五色棒照其屁股一顿乱揍,当即打个彻底死。曹操执法严明,名声很快就搞大了,不过他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被人挤兑,被调出京师。随后又被革职,只得回了老家。

虽然被人挤走了,但曹操第一次去河南就一炮打响,给自己带来了很大信心。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就化龙。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29岁的曹操便又走向历史舞台。他再次来到河南,被拜为骑都尉,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大破之,斩敌首数万级,一时间名声大噪。

公元190年,曹操35岁时,又在河南干了一件大事。就是讨伐董卓。当时董卓自以为实力雄厚,在朝中*,他废了汉少帝,又立了汉献帝,独断朝纲,天下共愤之,于是大家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曹操以奋武将军之名,参加讨董大军。联军曾一度击败董卓,但后来大家心不齐,各自为战,导致失败,为了自保,纷纷退出战斗,唯有曹操坚持讨董。他在河南荥阳汴水(今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大战一场,但因寡不敌众而败北,实力损失很大。曹操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此次讨伐董卓充分显示了他的雄心和才干,让天下豪杰为之一震。

后来曹操继续在中原闯荡,制造了不少传奇,比如干掉吕布等不少枭雄,于公元196年,他40出头时,便在中原比较稳地站住了脚,并且控制了朝廷,控制了皇帝。他被汉献帝封为司隶校尉等要职,并胁迫汉献帝迁都许昌。自此,河南许昌成了曹操成就霸业的一个根据地。

公元197年,曹操在河南事业进入低谷。他在淯水(南阳境内)讨伐张绣,本来张绣已经投降,可曹操办了一件错事,令自己吃了大亏。曹操打败张绣后,见张绣的嫂子,即张济的妻子邹夫人长得漂亮,就给弄了过来,当小老婆。结果张绣大怒,偷偷反水,袭击曹军,把曹操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战曹操损失巨大,他不仅受伤,而且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等皆不幸战死,曹操为自己的行为不检点付出了惨重代价。吃一堑长一智,此后,曹操便没有再这样犯过晕。

三年之后,曹操在河南迎来了他事业的辉煌期,即公元200年曹操跟袁绍的终极对决,官渡之战。官渡即现在的河南中牟一带。此战是三国时候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最经典战役之一。此战历时一年多,三国许多赫赫有名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阶段。比如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奇袭乌巢(今河南封丘西)粮仓之类,不少名将比如关羽、张辽,不少谋士比如荀攸、许攸等都有上佳的发挥,结果曹操以2万兵力,干掉袁绍11万大军。此战奠定了曹操的霸主地位,至少统一了半个中国。

公元204年,曹操又攻打邺城(地处河北河南之间),消灭袁绍残余势力。攻下邺城之后,他把根据地也迁到这里。之后曹操为成就霸业继续战斗,关于他此后的辉煌战绩,或败绩,比如赤壁大战之类大家都很熟悉了,故在此略去,咱们只看老曹在河南的事迹。

公元219年,曹操65岁,已经老大不小了,事实上在古代,他基本已经是高寿了,这年他的功绩也不小,他办的事跟关羽有很大关系。先是在这年七月,关羽趁曹操从汉中撤走之际,向他的地盘襄、樊一带发动了一次偷袭,曹操大惊,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救樊城。可关羽超水平发挥,打出了他一生最牛一仗,来了个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又斩曹操麾下另一猛将庞德。曹操再次被震,在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幸亏曹仁率军死守,才没有导致全军覆没。不过曹操这次被关羽整的够呛。

最后还是孙权及时出击,帮了曹操一把,或者曹操跟孙权联手,才扭转战局。一方面孙权派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另一方面,曹操进至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坐镇指挥,并派徐晃等共对关羽,经过一番恶战,才把关羽赶走。接着孙权方的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被迫撤往益州。也许是关羽在之前打得太顺,此时物极必反,接下来遭致惨败,在他撤往益州的半路,被孙权军截*,兵败被斩。孙权为向曹操示好,将关羽的首级送到许昌,曹操大为感慨,把关羽首级送到洛阳以诸侯之礼安葬。至此襄樊战役宣告结束。之后,包括孙权和自己的部下在内的不少人劝曹操废掉汉献帝自立,被他拒绝。

一年后,曹操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回师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66岁。当年10月,魏王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因此后世称曹操为魏武帝,即魏太祖。曹操死后,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曹操墓地其实现在也属河南管辖,就是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生前主要在河南打拼,最后死于洛阳,葬于安阳。可谓是生在安徽,拼在河南,死于河南,葬于河南,简直活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啊!是河南成就了他的辉煌一生,怪不得常被误解为河南人。

阿瞒是三国时期哪个枭雄的小名,阿瞒是哪位三国英雄的小名(2)

第二位:大宋第一名臣,古代第一清官:包拯

这第二位被误解为河南人的更是大名鼎鼎的了,他就是堪称大宋第一名臣,第一清官,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清官代名词的包公,即包拯。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老包也是正宗的安徽人啊。相比曹操,包拯被人误解的更深,几乎同河南人没有区别了,呵呵。看看老包是怎样被“变成”河南人的。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并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官职。要说包拯来河南打拼比曹操开始的要晚,曹操是19岁就开始“北漂”了,而包拯28岁才来京城中进士,期初还没有在河南任职,而是被派到江西,出任建昌县令,就是当县官,可比当时曹操第一次出道当的官要小多了,人家小曹当的可是京官。但包拯这人太孝顺了,以父母年迈为由,并没有去江西赴任,而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但父母还是不想让他离开,于是小包干脆就辞职,回家赡养父母了,包拯真是个大孝子!

这在家一呆就是10年,直到父母离世,1037年,他才重新出山。此时包拯已经38岁,再次赴京听选,并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包公38岁又重新从当县官干起。不过有志不在年少,尽管他基本到了不惑之年,仍不耽误他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包拯在老家安徽干了4年县官,于1041年又“南漂”一次,被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因为他为官清廉,终于被朝廷重视,于是两年之后,他才被调入京城任职。从此包拯正式踏入河南版图,在河南混了。也就是说,包拯真正开始在河南打拼时已经44岁了!不过他一旦踏入河南,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官运亨通,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当年便升任监察御史。

一年之后,1045年8月,包拯有了个出差的机会,他担任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漂亮地完成了使命。回朝后,包拯根据到国外考察的经验,向朝廷提出关于边防治军的建议,大受朝廷赞赏,于是接着升职,1046年他出任京东路(治今河南商丘)转运使。

包拯在接下来的10年里,先后在陕西、河北、江苏、安徽等地担任要职,在每一处任职都有不小的政绩,他以唐朝名相魏征为自己的楷模,严格要求自己。1056年12月,包拯被召调任开封府,迁升右司郎中。从此,包拯真正开始了他的开封府生涯。因为他在京城开封府的经历,才被广泛地误认为是开封人。

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被后世称为包青天。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他弹劾过许多贪官污吏,比如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使张可久,还弹劾过宋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王逵曾数任转运使,他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捉拿老百姓,滥用酷刑,惨遭其*害者不计其数,因而民愤极大。但由于王逵的后台大,他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得宋仁宗庇护,故有恃无恐。但包拯丝毫不惧,连续七次上章弹劾。

包拯对仁宗皇帝包庇王逵这事十分不满,当他第七次弹劾王逵时,便当面直接指责仁宗说:“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包拯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刚直,令朝野震动,使朝廷内外舆论汹汹,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朝廷终于罢免了王逵。老包这脾气,简直比魏征还猛。

此外,包拯还弹劾过宰相宋庠,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仁宗皇帝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人。由于包拯敢于直言进谏,敢于弹劾当权人物,当时社会上一度出现了一个热词:“包弹”。谁敢胡作非为,不管你官当多大,被老包知道了,必须“弹”你一家伙,把你给弹下来!

当然包拯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则鼎立保护和举荐。如范仲淹曾提拔过三位人才,杨邠、王鼎、王绰,他们以执法严明而著称,被誉为“江东三虎”,但被奸人嫉恨被降职。包拯知道后,向朝廷直言,力争恢复三人职务,最后他们三人终于被官复原职。

包拯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他曾在家乡庐州出任知州,他的一些亲戚好友因为他的地位而十分狂妄,干了不少仗势欺人的勾当,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包拯知道后,大怒,决定大义灭亲。当时他有一位表舅犯法,包拯便大公无私,立马那他开刀,毫不客气地在公堂上将其杖责一顿。自此以后,他的亲戚朋友再不敢胡作非为。

包拯虽位高权重,但为官十分清廉,史载包拯曾提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警示。他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还躬身力行并教之于后代。前面说过他曾出任端州知府,端州以产砚著名,端砚历来是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推崇的珍品。端州前任数期知州都在端砚上大做文章,大行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之能事,可包拯在端州任职两年,没有接受别人一个端砚,任满离去时“不持一砚归”。后来人们清理包拯墓时,在包拯及其子孙墓中仅发现一方砚台,还只是普通砚台,并非名贵的端砚,也足证明史载之确凿。

包拯一家平常的吃穿住用跟老百姓一样,从不搞特殊化。他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包拯在朝廷刚正廉明,铁面无私,平常表情十分严肃,别人就没有见他笑过,人们把包拯的笑比做黄河水,要想老包笑,除非黄河清!他的这幅面容让人特别是那些奸佞小人见了都害怕,单这张黑老包脸就对贪官污吏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1062年7月,包拯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包公谥号孝肃。因包拯生前对父母十分孝顺,为官又十分严肃,故孝肃二字可谓贴切。包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清官的象征,被誉为包青天,后世的许多文学戏剧都争相描述,以至于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在过去河南的乡村,谁要是没有看过老包戏,要是不会哼两句老包腔,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包拯早被认作河南人了,呵呵。可不要忘了,他的故乡在安徽,是安徽培育了一位千古清官。

阿瞒是三国时期哪个枭雄的小名,阿瞒是哪位三国英雄的小名(3)

第三位:天下第一古刹,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这最后一位大家也很熟悉了。然而,前两位曹操和包公是安徽人也就算了,难不成中华武林圣地、禅宗圣地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掌门人、方丈、高僧释永信也是安徽人?嘿嘿,还真是啦,安徽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藏龙卧虎之地啊。

释永信,1965年9月生于安徽,俗姓刘,名应成,法名永信,自号皖颍上人,老家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不过跟曹孟德、黑老包一样,这位释永信也是河南成全了他,这河南也真是一块宝地啊,呵呵。

嵩山少林寺向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寺或天下第一古刹,它以两种“绝活”而享誉全球,其一是禅宗,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其二是少林武术,少林寺向被认为武学圣地。在金庸笔下的少林、武当、昆仑、峨嵋、华山、崆峒、明教、丐帮等八大门中,少林派向来被尊为天下第一门派。如今释永信在少林寺担任掌门,那自然也是当世第一了吧?

自古以来,少林寺武术绝学名震天下,出过无数武林顶级高手,仅一个扫地僧就被人佩服到家。金庸在书中说,两大武林绝顶高手慕容博与萧远山在少林寺火拼,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时,扫地僧突然神秘现身,一招便将两人打断气,然后再透过阴阳互济之法,又让他们起死回生,可谓厉害极了。然而这个老头还是一个在藏经阁扫地的,偷偷地练了少林72绝技,就这么牛!自古以来的武林高手,想成名立万,必须得过少林派这一关。少林寺千百年来也培养了许多武林高手,比如赫赫有名的方世玉、黄飞鸿,还有开国元勋许世友,还有武侠巨星李连杰、释小龙等,所以少林功夫可谓是天下第一牛了。

话说公元1981年,中国内地第一部武打电影《少林寺》上映,少林寺的人气一下如火箭速度噌地一声窜到云端,全国各界名流都往少林寺跑,有的去旅游(那时少林寺门票还是1毛钱一张,比较便宜),有的去参禅,有的去看少林功夫,当然更多的想去学武功。有个别执著的干脆发狠心直接剃头当和尚。释永信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释永信16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从安徽不远千里来到河南,直奔少林。

他开始在少林寺旁边一家小饭店打工,因倾慕少林武功,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少林寺方丈高僧释行正,便下决心剃度为僧。释行正把他推荐给少林武学大师郝世斋。郝世斋颇得少林绝学,有“少林活拳谱”之称。他被释永信的坚强信念所感动,于是对他厚爱有加,将一身武艺倾囊相授。这有点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一个穷小子巧遇一武林高手,被传授武林绝世武功。不过事实就是如此,释永信的运气实在是好啊,然而那可是80年代初,搁现在你想随便见到一个武功高手,而且被免费传授武林绝活?做梦吧你。

那时的释永信在郝世斋的指导下练功很刻苦。因为少林武功历来讲究六耳不传,即传授武功时不能有第三个人在场,所以释永信经常跟随郝世斋在深夜练功。他练会了达摩杖,软功,以及少林72绝技等,共100多套武功。后来释永信当了少林寺方丈,又把武功绝学传授给他的弟子,比如大弟子释彦鲁等,释彦鲁又教出了大名鼎鼎的、在“武林风”中名震天下的武僧一龙等。一龙在各项大赛中表现优异,为中华武功增色不少。高僧释永信这个方丈没白当,为中华武学贡献挺大的。

阿瞒是三国时期哪个枭雄的小名,阿瞒是哪位三国英雄的小名(4)

综上所述,三位本来是安徽人的一帝一臣一高僧,魏武帝曹操、千古名臣包拯和少林高僧方丈释永信,因在河南发展,并在河南成名,所以往往被误解为河南人。因为他们在各自的时代,或者在各自的领域太过出色,简直都是当世第一,所以他们尽管是安徽人,但被河南抢过来当做河南人,应该予以理解。总之他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应为他们喝彩!(文/一米暖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