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拉开,且看它如何上演生动的人性戏剧。
信仰的构建与成熟,才是贯穿该剧的神髓。
但,这部剧,可没有张口闭口信仰啊成长啊,“假大空”咱们不玩儿。
而是从家庭、从人物的小情感出发,接着上海街头巷尾里弄里浓浓的地气。
剧集里常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吃饭。
什么样的乱世,普通人都要过日子,过日子,就要吃饭。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什么分歧,什么意见,先放下,举起筷子,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老妈说要立遗嘱,西化的弟弟刚说很正常,哥哥立刻一句——闭嘴。
这就是咱们中国人。越是琐碎日常,越见真情。
当然,做到这些还不够。
如导演所说,“我觉得“年代’也好,它们其实都是一些标签。但这个剧从核心来说,我觉得它还是一部展现普通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动人情感的剧,既有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有对家人的亲情和承诺。其实我们核心的东西还是在讲普通人的情感。”
但,故事能做到由大到小,也要能由小及大。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战争爆发,社会动荡,没有家,哪有国,没有国,又何以为家?
家国之间,《脱身》说的终究是在大时代风波浪涌、生死谍变之下,即使是平凡小人物,也自有一番成长造化。
与许多谍战剧中的风格不同,《脱逃》整体上不管是讲谍战还是讲爱情,都有一股跳脱之感,相对明快。但一旦进入生命抉择,角色的命运又变得复杂和沉重。
大小乔兄弟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里的?这部剧真正要说的,是这件事。
所以当角色后来说出, “共产主义欲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你愿意信任这个政府吗?”这样的见危授命,生死相以,才有力透纸背的喷薄之力。
从制作上看,这部剧的好就更不用多说了。
处处都是讲究又用心的细节,从服化道到摄影构图,充满老上海特色的街巷、服装、内饰,全都透露着良心剧该有的品质。
但我最爱的,还是这种说着段子的生死谍战之间传递出的历史和命运的深沉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