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于禁是谁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5 07:48:45

不仅如此,就连友军的士卒犯了军纪,他也会毫不犹豫代行执法,甚至不惜处斩……试问,这样一位刚正不阿得有些过分的将领,自然并不会受大多数人的待见。

尤其是在宛城之战中,张绣先降后叛,打了老曹一个措手不及。一路溃退的路上,只有于禁的部队败而不溃。而曹操手下的“青州兵”,不改当年黄巾贼寇的余习,纵兵抢民,打家劫舍。于禁在听说这些人的恶行过后,不由分说率军剿之,虽说是维护了曹操的名声和脸面,也惹得这些同僚很是恼怒,在曹操面前告了他一状。

而这时候的于禁,一不面见曹操澄清事实,二不派人向曹操禀报解释,反而是自作主张地命令手下修筑濠沟工事……虽说他用意,是以此来阻挡张绣军的进一步突袭,但是却成为别人污蔑他“谋反”大罪的把柄。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于禁这个人物的脸谱:他是个很有能力,又很正直,同时也很有几分刻板的人。他铁面无私,严苛正经,原则性强到了“我行我素”的地步,而且并不讨下属和同僚们的喜欢。

不仅如此,于禁刚直的性格和严肃处世方式,还得罪过不少同僚。这也为他今后的悲剧结局,而埋下了伏笔……

末将于禁是谁,(5)

就好比是现在的有些人,业务能力很强,原则性也很强,凡事秉公办理,绝不暗地里徇私……这样的人在公司里,一般都能创造不少价值,很受到老板的器重。但是却不可能给同事和下属们带来太多利益,不会太得到除了老板以外的其他人支持。

在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卓越君主麾下,于禁在自己所擅长的军事领域中,自然是有着充分的发挥空间。因为他不仅军事能力极强,而且凡事严肃,不徇私情,一板一眼,法度井然……这样的一员将领,只会一门子心思打仗,永远不用担心他会拉帮结派,搞小团体,植党营私。

所以,曹操才会放心地将“假节钺”交到于禁手中,像徐晃,张辽,张郃这些军事能力不在他之下的人物,都没有得到过如此高的待遇。

只不过,这时候的于禁,在曹魏的地位就非常危如累卵了。因为他虽然很有能力,但下级不喜欢他,同僚也憎恨他,唯有上级老板在支持他,信任他。这时候,他犯错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犯错以后的会带来的影响也会非常可怕。

尤其,于禁不能犯那种决定性的大错。一旦犯错,就会被所有人抓住把柄,来攻击他,侮辱他,将他从天堂的最高处,直接踩踏到地狱的最深处……

末将于禁是谁,(6)

所以,于禁在“水淹七军”中的惨败,才会有这么严重,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失败,而且是在众人都盼着他失败的时候,来了一场导致全军覆没,对整个战局都有巨大影响的,决定性的失败。

其实从客观来说,襄樊之战对于曹魏阵营而言,作战难度并非是很高,而且双方的兵力,都没有压倒性的悬殊。

不过,这场战役却又十分关键,因为关羽进攻的樊城,是荆州通向中原的门户,离许昌也不远,一旦关羽出兵攻下了樊城,便随时可以威胁曹操的核心地盘。

而且,曹操这些年用兵频繁,又是在合肥与孙权鏖兵大战,又是北征乌桓,同时还和刘备在汉中阳平关对峙了一两年。虽然老曹地盘大,底子厚实,粮草充足,但此时的兵力使用,也基本上到了极限。

至于于禁所率领,救援樊城的“七军”(三万多人马),就是曹操集团现在仅有的精锐机动部队,可见老曹对于禁的信任,以及对于这一战的重视程度。

按照正常的思路推断,关羽能调用的兵力,基本上只有荆州军这一部,兵力不过数万,而且攻打樊城也并不顺利。此时于禁率精兵来救,不但兵力上不弱于关羽,而且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也更强,综合来看,战力是占优的。

不仅如此,于禁的军事能力,指挥能力,和在此之前的战场表现,也远强于此前并无太多战绩的关羽。只需要按照正常的方式,行军和作战,和驻守樊城的曹仁来个里应外合,击退关羽的荆州军,应该问题不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远道而来的于禁庞德,不熟悉荆州的天气地理,驻军在低洼之处。结果被秋季大雨所导致的山洪所淹,士卒淹死不少,剩下的都只能在地势高处躲避,最终在关羽的水军猛攻下,几乎全军覆没……

末将于禁是谁,(7)

关于这场惨败的责任,后世也有过很多的争论。有一种观点是说,于禁之所以驻军低洼地,是曹仁的命令,所以这个锅,应该是由曹仁来背。

诚然,这一点在《三国志》中确实有着明确的记载:仁使德屯樊北十里,度会天霖雨十余日(曹仁命令庞德在驻军于樊城以北十里的低洼地方,结果天降暴雨十多天)……出自《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但是,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于禁的性格和为人,他是个自我主见性非常强,而且又非常严谨的人。对于上司的不合理命令,而且是有可能将全军置于覆没境地的危险命令,以他的性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乖乖服从。

更何况,曹仁虽是曹老板的亲戚,但职位和爵位都只是和于禁齐平,并没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更没有对他发号施令的权利。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曹仁真的有指挥和调度于禁军队的权利,于禁也不能违抗他的命令。但以于禁一向严于治军和一丝不苟的严肃作战态度,在这种危险的境地下,他肯定也应该作好应对危险的准备,比如动员防汛,多备舟船等。

然而很明显,于禁并没有做这方面的任何准备,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危险。作为一位久经沙场,戎马倥偬数十年的将军来说,犯了如此严重的错误,而且是导致全军覆没,对整个战局都有巨大影响的错误,明显是不可能原谅的……

末将于禁是谁,(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