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票房分账比例,海外票房分账比例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6 08:47:12

在保险公司监督下,再大的场面费用也一定会锱铢必较

电影拍好了要上映了,与院线怎么分,事先早就谈好了。

通常情况下,分为议定保底价和分成。

议定保底价是院线向制片方支付商量好的一笔费用,这是一项固定收入,与票房无关。

不过,好莱坞制片方与院线分成最常见的分成比是9:1,主要还是为了保证制片方的利益,鼓励制片方多拍好片。

可如果制片方实在对自己拍的电影没兴趣,也可以与院线商量个“一口价”,最大可能保证自己不亏本就行。

总而言之,好莱坞这套版税分红制度与整个产业紧密相关,演员想额外多拿点分红,那就得努力拍戏,毕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好莱坞票房分账比例,海外票房分账比例(13)

说来说去,好像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像慈善机构似的,变着法子塞钱给演员。

当然不是。

好莱坞的背后都是资本,资本考虑的肯定是利益最大化。

能给演员分红,肯定是这个演员有票房号召力,对影片有贡献。

至于影片里的其他演员,由于好莱坞的工会很厉害,动不动就罢工,不得不让人家雨露均沾。

好莱坞票房分账比例,海外票房分账比例(14)

好莱坞工会影响力很大,右边旗帜上的2个图案是好莱坞两个最大的工会标志

实际上,分红的概念对演员来说就是,老子拍片就这点钱,你看看能不能凑合下,影片要卖座,你也多分点。

当然,影片卖座了,幕后的片方自然也赚得多了,皆大欢喜。

赚多赚少不要紧,关键是要有赚,这样大家面子都好看。片方也好找演员,演员也才有资格坐地起价。

只是这几年好莱坞十分沉迷于上亿元的大制作,感觉视觉冲击力强的大片更好赚钱。

如此一来,电影成本嗖地上去了,那钱包就瘪了。

既然地主家的余粮都不多了,只好从演员身上想办法。

比如曾经红得发紫的男演员尼古拉斯·凯奇,前几年是挺火,可最近几年拍啥啥扑街。

这家伙又因不善理财欠下巨额债务,拍戏时想签票房和版权分红,片方死活不答应。

这还算明着讲道理,得怪演员自己不争气。

好莱坞既然是在资本控制之下,旗下自然有各种专业的会计师。

这套极为复杂的做账模式俗称好莱坞式会计法(Hollywood accounting),又称好莱坞式记账法(Hollywood bookkeeping)。

这么专业的词汇,可见好莱坞大厂玩这套模式是有多娴熟。

好莱坞票房分账比例,海外票房分账比例(15)

说白了,就是电影公司夸大支出以减少净利润的一种电影行业财务方法。目的自然是为降低公司需要支付的税款、特许权使用费和分红协议。

华尔街那些会计师用一堆专业术语加模型核算后,硬是能把一部卖座影片算到亏本。

1988年,美国有部喜剧片《来到美国》(Coming to America),成本大概4000万美元,上映后夺得了近3亿美元票房,成为当年第三部卖座电影。

制片方就是采用了这种龌龊的会计手段,使得该片编剧亚特‧布什瓦并没能收到应有的分红。

最后他还是通过打官司,才让片方从主演艾迪‧墨菲的片酬里挤出1.9%分给了他。

还有国内观众都熟悉的“黑武士”达斯维德的扮演者大卫·普劳斯,因为三部《星球大战》达斯维德的声音是配音,片方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拿此说事,不仅没有给他和其他演员同等的片酬,还借此克扣了大卫·普劳斯相应的分红。

好莱坞票房分账比例,海外票房分账比例(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