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更让戴杏芬没想到的是,自己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竟然真的把这三个年轻的小伙子给唬住了。
那三个小伙子面色复杂,似乎有羞愧。而且,他们脸色惨白,已经被北风吹得毫无生气,看不出一丝血色。
戴杏芬这才敢仔细打量这三个跟在自己身后的小伙子。
他们三人蓬头垢面,似乎很久没有修理长长的头发,脸上的胡子也有些时日没有刮过了。惨白的面色似乎暗示着他们已经风餐露宿、路途辛劳了很久。
但是他们眼眸清澈,看起来灵动得很。
细心的戴杏芬还注意到,天气如此寒冷,这三个年轻的小伙子穿着并不厚实——仅有的棉衣破开了口子,裤子的长度甚至遮不住脚踝,破破的棉鞋像是走过了千万里路磨破的。
心地善良的戴杏芬,开始有些同情他们。
这时候,其中看起来年龄最小的一个小伙子站了出来。
他目光中透漏着焦急,又有一丝丝犹豫,缓缓开口道:
“我们兄弟三人都是四川人,来到浙江想着打工赚点钱寄回家里,但没想到路上钱包被偷了……”。
这个小伙子怕戴杏芬不放心,继续连忙说道:“姐姐你别担心,我们我叫何荣锋,是四川酉阳县董河乡麻园村的,我们真的不是坏人。我们几个就是想从这里走到黄岩去找个工作先做起来,我们走了三天三夜了,几乎一点东西也没吃……”。
说完这些,何荣锋咬了咬早无血色的嘴唇,轻声说道:“我们实在走得没力气了,就想讨口饭吃。”
何荣锋的声音低低的,好像风再大点就要被吹散了一样,看不出是因为没有力气,还是内心骄傲、舍不下面子。
听完之后,戴杏芬仍然有些戒备。
但是看着他们站在风里忍不住咳嗽、流鼻涕,菩萨心肠的戴杏芬相信他们不是坏人。
如若丢下他们,她于心不忍。于是,就把何荣锋这三个小伙子领进了家门。
温柔大方的戴杏芬热情地招待了这三个初次谋面的小男孩。
她特意为他们多加了好几道菜,还多煮了好多饭。
一时间屋外炊烟袅袅、屋内饭香四溢,勾的人直流口水。
等在一旁的何荣锋闻着飘香的饭菜,一时间泪流满面。
这是他离家那么久后,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感觉。
古语有云“吾心安处是吾乡”,说的就是能让自己心神安定的地方才是家啊。
饭菜上桌后,三个年轻的小伙子像是恶狼扑食、狼吞虎咽。
饿了数天的他们大口吃着热乎乎的饭菜,心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一番风卷残云,竟是一点剩饭残渣都没有。
这三个年轻的小伙子看着空空如也的饭碗,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看着显得腼腆拘束的三个人,温婉善良的戴杏芬却连连泛起恻隐之心。
她招呼起这三个年轻人,连忙问他们:“还饿不饿,要不要多吃点?”
三个人皆是一愣,何荣锋更是泪流满面。在这他乡身为异客,竟然能被这样善良的姐姐温柔对待,何荣锋一时间泪如雨下。
戴杏芬看着外边已晚的天色,想着这三个小伙子单薄的衣服,便决定好人做到底——留这三个小伙子过夜。
听闻戴杏芬要留宿三个来路不明的年轻人,两旁的邻居们都赶忙来提醒戴杏芬,告诫她这太不安全了:三个人不知底细,怎么能轻易留他们过夜呢?
面对着邻居们的苦口婆心,戴杏芬知道是好意,但并没有听劝。
她想起来当年自己走南闯北,独自一人在外谋生时,环境险恶、生活不易,便觉得于心不忍。她决定,要让这三个小伙子在她家里好好休息休息。
戴杏芬特意找了家里备的冻伤药,更是给小伙子们每人准备了一大盆热水泡脚用。趁着泡脚的间隙,何荣锋向戴杏芬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二、夜聊诉身世,一跪念恩情原来,何荣锋外出打工是为了帮父亲还债。
何荣锋向戴杏芬讲起,自己父亲是个屠户,做卖猪肉的生意。父亲每年都会从老乡家里收二三十只长满肥膘的土猪。
村子里人收入不多,生活条件也不好,每年就指望着自己父亲带着他们的猪去县城里宰掉卖钱。
等自己父亲回村,会将赚的钱分给村里的各家各户。
何荣锋说自打自己记事起,父亲就和乡亲们交易往来了。
可谁知道,今年开春的时候,自己父亲卖猪收回的钱在路上被人偷走了。
那些钱,可是村子里那些人家一家老小几乎一年的收入啊。
得到消息的村民们暴怒而起,举着锄头和镰刀就赶到了何荣锋的家门口。
有一天,何荣锋刚刚放学回家时,远远地就听到从家里传来沸沸扬扬的声音。
何荣锋知道大事不好,心里暗叫一声“糟了”,连忙飞奔回去。
一回家,何荣锋就看到自己家被人团团围住。
他冲破人群,才发现自己的母亲满头是血,正哭着躺在泥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