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身份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07 09:22:37

张爱萍和妻子

1930年7月,此时正在上海住院治疗的张爱萍写了一首《怀念何昆军长》的诗作来缅怀纪念:

“通如靖泰义揭竿,工农武装掌政权。老户庄头争战烈,亲举机枪率当先。无情弹丸玉山倾,一腔碧血泪雨涟。庆功酒酣酒亦苦,报捷声频声逾黯。何期长诀铭心底,丹心永昭苏北原。”

而在1930年,即何昆在攻打老户庄战斗的当晚,他的遗体被当地的党组织群众匆匆掩埋。由于形势紧张,并没有留下遗骸的标记。

此后,何昆的名声虽然在,但一直没有找到遗体。1942年,如西县委*周特夫和县委秘书秦连在江安区召开座谈会,提出要寻找何昆当初埋葬的地点。但因为战斗过于频繁的缘故,并没有找到。

新中国成立后,牵挂着老军长的张爱萍继续着手寻找何昆的遗骨。他先后于1952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60年专门派人来到如皋进行调查了解,但仅仅是获得了一些线索。

1960年,如皋县人民政府在老户庄建起一座纪念碑。在纪念碑的正面,赫然写着将军的题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昆烈士纪念碑”。

何昆身份,(17)

何昆烈士纪念碑

当然,张爱萍也并没有放弃,继续搜寻着何昆的遗骸。一直到1964年,张爱萍再次委托江苏省相关的工作人员,特地邀请当年红十四军政委周方来到如皋县进行调查,事情才终于有了转机。

同年9月24日上午,周方来到了他们曾经战斗的老户庄。翌日上午,周方便来到大队支书朱济平家中召开座谈会,请了当地60岁左右的群众参加。

当地的群众回想起34年前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就在何昆牺牲的当晚,村子中的群众暗自组织了十几人,用一张凉匾抬着这名军官的尸体将其放到老户庄西边的祠堂里。

祠堂里来了一些群众,说抬来的人是个大官。但至于是什么大官,这个大官是什么名字,村民并不知情。

直到1960年,何昆军长的纪念碑建立,当年负责抬送何昆的群众才知道红军大官是什么身份。但至于尸体埋在哪里,他们也不清楚。

何昆身份,(18)

红十四军使用的部分武器

周方根据大家反映的情况判断:何昆军长的尸体掩埋的地点应该就在老户庄西边,也就是胜利乡西燕庄附近。

9 月26日上午,周方一行人来到西燕庄寻找当年埋葬何昆军长的群众。当日上午,南通公安处法医沈祖云及在如皋检察院工作的徐名义火速赶到现场。

村支书立即召集孙国民等8 位相关村民参加会议。与会者向周方一行回忆,终于解开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30多年后,何昆遗骨终于找到

1930 年收麦期间的一天下半夜,章友道到他们几个人家敲门,声音低沉而又急促 :“快点起来,有急事,赶快到祠堂里集中!”

大家很快赶到村里的祠堂。只见凉匾上躺着一个用被子从头盖到脚的人。章友道悄声告诉大家:“这是攻打老户庄牺牲的一位红军军官,已和三奶奶家(大地主家)谈好借一口棺材,赶快到三奶奶家抬!”

何昆身份,(19)

何昆墓

大家很快将这个棺材抬到祠堂里,还将凉匾上的尸体连移放到棺材内,人脸朝上,钉上棺盖后,便用绳抬到祠堂河北一块名叫“垛子口”的地里埋了,并做了个坟墓。

这些人将何昆的遗体埋完后天已大亮,他们还被叮嘱要对外保密。村民孙国民还回忆了几个细节:当年他才 16岁,埋葬那位军官时,记得当时是用洋钉钉的棺材盖,确实是埋在河北面的“垛子口”,是用钉耙筑土掩埋的。

9月26日下午,在孙国民的指点下,周方一行人来到“垛子口”。孙国民在确认坟墓无误后,周方即下令掘挖并开棺验尸。

大家挖开土后发现,所埋的是一口俗称“兜底山”的大棺材,棺头没有油漆和题字,木质已腐烂,散落在泥土中的洋钉已锈迹斑斑。

打开棺材后发现:棺内骨骼虽完整,但呈“歪斜”形态,头东北向,脚西南向,且头向左歪斜,左手臂骨弯曲于腹部,左脚弯曲不直。

何昆身份,(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