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熟悉《变形金刚》的小伙伴们,一定对“擎天柱”这个名字不陌生,无论动画版还是影视版,柱子哥的形象都是忠直侠义、勇猛无畏,堪称不折不扣的金刚界男一号。
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位“擎天柱”!他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縯!擎天柱刘縯,虽然没有像弟弟刘秀一样称帝,可他的一生,也堪称豪迈、辉煌!
一、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很多喜欢《变形金刚》的小伙伴,都有一个愿望:像擎天柱一样当大哥!跨越千载时空,刘縯也一样!史载:“(刘縯)性刚毅,慷慨有大节……倾身*,交结天下雄俊”!
翻译一下:作为曾经的皇家宗亲,刘縯有点家底,而且一点都不吝啬,套一句现代话就是——有钱还大方,“有困难,找刘縯”!在老家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市),早在少年时代,刘縯就已经在县里成了一号人物,走到哪,都带着一股风——侠风。
回想当年刘縯的风采,令人不自禁吟诵:“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的这首《少年行》似乎就是专为刘縯量身定做的!
而刘縯这种“豪横”的性格,也确实生对了时代——在他的青葱岁月,也正好是新莽末年的乱世来临!
二、将军纵博场场胜, 赌得单于貂鼠袍
在公元22年前后,由于王莽改制的失败,整个莽新帝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吃不饱饭的老百姓纷纷抄家伙起来自谋生路——注意,这帮人可不光劫官、劫富,真饿起来,打秋风这种事基本是无差别群体行为。这其中,闹事比较凶悍的有绿林、赤眉,当然后来起来造反的那就多了。
眼瞅大家的肚子都朝不保夕,除了造反这份有前途的事业,也没啥好选择,天生一股豪侠气的刘縯也在南阳筹划造反:公元22年,刘縯组织了七千多号人,在舂陵乡(湖北枣阳市境内吴店镇)扯旗造反,自称——“擎天柱”(自称柱天都部)!
实诚的说,“擎天柱”这个称号真是不要更威猛——在这乱世,连天都要靠我刘縯顶着!而刘演则用行动证实——他不愧于这个称号!
首先从战略层面,面对依然无比强大的莽新政权,刘演明白自己这万把号人,根本不够塞牙缝,于是,便和就近发展的绿林军结盟,一起创业谋发展!
有了绿林军这个强援,刘縯和王匡(新市军)、陈牧(平林军)等人配合,先是在长聚打败了王莽的官军,紧接着又连续攻克了唐子乡、湖阳、棘阳,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拿下整个南阳郡。一时之间,作为后起之秀的刘縯,很快就成了“造反事业”的明日之星!
三、凄风惨雨小长安
刘縯的事业节节攀升,但命运却不会总是眷顾某一个人,它在此时开了个“玩笑”,这便是“小长安之战”!
起义军节节胜利、步步紧逼,兵锋直指南阳治所——宛城,对于南阳军区的一把手——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来说,这可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啊!既然没了退路,他们决定全力反扑,在小长安(今河南邓县附近)和起义军展开大战!
而这场大战的结果,无比惨烈——不但义军大败,而且连刘縯的姐姐刘元和弟弟刘仲也都在这一战中战死,此外还有几十个刘姓宗族被*,连后来的光武帝刘秀都差点死在这一战中,一句话,老刘家损失惨重!
事后,我们简单分析这一战:退无可退的王莽官军,只能拼死一搏,士气上一点都不差;相比之下,屡战屡胜的起义军,却日渐骄横;此外,对于小长安一带的地理、地形,官军又远比起义军要熟悉。更何况,官军的装备和人数也都占优。所以这一战的失败,也完全合理。
对于刚刚品尝造反甜头的起义军来说,这一失败是致命的,尤其对于绿林军的王匡、陈牧等人来说:诶呀,点子扎手,风紧扯呼!在这里,真不是贬低“绿林好汉”,对于没有明确政治信仰的造反“好汉”们来说:吃好喝好活好,才是唯一值得坚持的人生理念,而如果敌人太生猛,他们会果断选择跑路、退避。
恰在此时,王常、成丹、张卬率领一支5000人的下江兵北抵宜秋(今河南唐河东南),这对于刘縯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必须拉他们下水,否则这一战实在没法继续下去。而刘縯很幸运:成丹、张卬虽然是顺风倒的墙头草,但下江兵的主将王常却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刘縯一说合兵反击官军的计划,居然立刻得到了王常的支持!
于是,联合新市、平林、下江三支义军,加上自己的部队,刘縯开始上演绝地大反击。聪明人都善于总结教训,对于刘縯尤其如此:上次的失败一是轻敌,二是没有战法,这种一通乱打,以弱击强,能赢才奇怪!
所以这一次,善于学习的刘縯决定玩策略。具体做法分两步:
第一步,让对手没饭吃。在交通靠走的冷兵器时代,后勤供应一直都是个大麻烦,当然失去后勤那就是个更大的麻烦了!借助黑夜的掩护,刘縯兵分六路,分进合击,一举夺取了王莽官军的后勤基地。失去粮草,王莽的官军立刻军心动摇,马上就要断炊了,不慌才怪!
第二步,奇袭。既然奇袭粮草得手,一般来讲,最佳选择是饥饿策略,让对手饿得失去战斗力,可是刘縯却玩了一把反向操作,立刻发动奇袭:第二天早晨,刘縯兄弟率兵自西南方向攻击甄阜军,王常率领的下江兵自东南方向攻击梁丘赐军。刘縯的这把反向操作,彻底打乱了王莽官军的节奏,梁丘赐、甄阜先后溃败、被*!
刘縯的这套绝地大反击,玩的实在太漂亮,根本不像一个新兵蛋子,反而完全一副战场老司机的做派!对刘縯大胆夜袭的反向操作,千年以还,我们必须双击666!
这场空前惨烈的小长安之战,与一百多年后的官渡之战,有许多神似之处,或许后来曹操确实参考了刘縯,也未可知。
不久之后,刘縯和起义军又在淯阳(今河南南阳南)城下,击败了严尤和陈茂指挥的官军,并把宛城团团围困。经此一战,刘縯自称柱天大将军——擎天柱进阶版!
而连续大败官军的刘縯也已经“幸运”地上了王莽的黑名单:凡*死刘縯者,奖励食邑5万户,黄金10万斤,并赐上公。
实事求是的说,如果仅从一系列战斗战绩来看,属于刘縯的时代——快来了!
四、功勋太著惹人妒
对于造反这项前途光明的伟大事业,所有的创业参与者都想在IPO上市之后多分份额,刘縯、刘秀兄弟这么想,造反派的其他将领也这么想,比如王匡、王凤、张卬、王常都这么想,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选谁来当造反派董事长呢?
如果以功勋和声望论,那就是刘縯了——他不但已经迅速成长为战场老司机,而且他还姓刘,是舂陵侯的后代。但是,他优秀了!如果真让刘縯当了皇帝,那么王匡、王凤、张卬之辈,就只能一辈子当小弟,以后即便IPO上市,能分得的份额也非常有限。那怎么办?选个没本事的、没能力的刘家子孙出来当皇帝,这样大家都能说得上话,也能让大家都没话说!
选谁呢?刘玄!因为他没本事、没能力、没魄力,属于典型的“烂泥扶不上墙”型,选择了他,那么他刘玄将不得不事事依赖底下掌握实权的大区经理,成为一名实际上的傀儡皇帝。
尽管王常等人竭力反对,但刘玄还是被推上了皇位。而为了彻底压制刘縯,在刘玄当上皇帝之后,刘縯还被剥夺了军权——出任大司徒,封汉信侯。在刘玄的更始政权中,大司马才是三军总司令,而大司徒则是名义上的行政最高长官。
有时候,不得不说,这帮绿林好汉,虽然智慧并不十分高明,但在考虑个人利益时,还真是机关算尽!
五、不纳良谋刘縯言
对于更始政权的各种暗箱操作,没人提醒刘縯吗?不,还真有人提示,比如弟弟刘秀,就多次提醒哥哥要注意隐藏锋芒,同时要提防刘玄等人的小动作。但是,这些提示,对于神经大条的刘縯来说,他却并不在乎:现在刘玄虽然称帝,但手底下的人才也就那么几个,他总还需要我为他攻城略地吧?即便要提防,那也是“狡兔死、走狗烹”,现在他还不会拿我怎么样!
如果刘縯遇到的是心机深沉之辈,比如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君主,他的理论确实没错,但可惜,他遇到的是“没有雄才大略,却专擅勾心斗角”的更始帝刘玄!对刘玄来说,什么天下黎民、百姓疾苦、江山社稷,这些能当饭吃吗?能让我安心地吃喝玩乐吗?不能!反倒是你刘縯的存在,让我刘玄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或许,从刘玄称帝一刻起,就已经想要*刘縯了。而紧接着的一件事,更坚定了刘玄的*心:绿林军平林部围攻新野,但却迟迟无法拿下,守城的新野宰潘临站在城头放出话来:只要刘縯写封信,我就投降!这下好玩了,人家潘临要投降可以,但投降的对象是英雄刘縯,而不是狗熊刘玄!这种对比,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更何况是心胸狭隘的刘玄!
*心已定,那就要开始执行*人计划!
*局一:新版“鸿门宴”。对于如何*死刘縯,刘玄一伙曾经策划了一场“鸿门宴”:在后台埋伏刀斧手,找准时机把刘縯给剁了!拟好计划,刘玄便召集刘縯觐见。见面之后,刘玄突然说到:听说你的佩剑很不错,拿给我看看呗!对于这种非正常要求,刘縯毫不犹豫的递上了宝剑。看着跪在咫尺之遥的刘縯,刘玄有两种方式*人:一声令下,刀斧手冲出*人;或者,刘玄自己挥剑*人!可是,刘玄却犹豫再三之后选择了第三种——没下手!
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刘縯又回来了,可是对于自己经历的凶险,“擎天柱”却毫不知情!于是,便有了*局二:对于刘縯遭遇的不公,在起义军中,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其中就包括刘縯的从弟兼爱将刘稷!刘稷是一员猛将,但也是个直性子,他听说刘玄称帝,非常不满:我“擎天柱”大哥才是真命天子,你这更始帝刘玄哪来的啊?
对于刘稷这颗不听话的棋子,刘玄太容易利用了:刘玄任命刘稷为抗威将军。这个封号有意思,言下之意:你刘稷是个不听话将军!对这封号,刘稷果断拒绝!而刘玄要的就是刘稷的拒绝、抗命!刘玄立刻下令逮捕并处斩刘稷——小样,服不服?刘縯一看这架势,果然过来阻止、请命:我的人,你不能动!而这,也正是刘玄一伙所需要的:好哇,我说刘稷怎么那么嚣张,原来都是你刘縯指示的,既然如此,那就连你一块*吧!
不久之后,刘縯、刘稷一起被刘玄下令处死。对此,后世更是留下了“不纳良谋刘縯言”的诗句。
结语
纵观刘縯的死,他的性格特征太明显了,以至于他被自己的敌人一步步引向了末日圈套。或许,这是刘縯之死,留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刘縯死了,他不但自己没能称帝,甚至没能活着看到弟弟刘秀称帝,但正是刘縯的昙花一现的惊艳表现和豪迈气度,为刘家兄弟加分不少,也为后来刘秀的登基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縯不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流星,划过王莽新朝末年的乱世,在昏暗阴霾的世界,照亮一片星空!
拓展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