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作品春蚕,茅盾作品春蚕全集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6-24 00:35:47

光未然

特别的“贺词”

这次祝寿茶话会,共产党人是十分重视的。他们不仅事先做了大量工作,整个过程积极参与,还在《新华日报》大篇幅报道情况。在贺寿当天,该报发表社论《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路程》表达祝贺。共产党*王若飞撰写了《中国文艺界的光荣,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祝茅盾先生五十寿日》的文章,代表共产党人对茅盾数十年的文艺工作给予评价:“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巨人,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中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坛上努力了将近二十五年的开拓者和领导者的茅盾先生……从他在新文艺所开拓的道路,从他在新文艺旗帜下所指示的方向,都充分表现茅盾先生的一切努力是为了我们民族的解放与人民大众的解放。”

这些对茅盾的评价,是恰切到位的。从大情势看,也符合人们在战时的精神需求。是可以激励人们,为国为民奋进前行的。

不仅重庆,成都文艺界百余人,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一贯平和的叶圣陶,因为与茅盾交往甚深,竟激动地站在凳子上大声呐喊。遥远的昆明,文艺界也举行了庆贺。不过他们是在6月25日召开庆祝会的。活动之外,更大量的是来自各界朋友的贺礼。

譬如冯玉祥将军所赠卷轴上,一只大寿桃之外还有诗作:

黑桃白桃和红桃,各桃皆可做寿桃,

文化战士当大衍,祝君寿过期颐高。

此诗有冯玉祥一贯的风格,略带诙谐,简朴明了。

老舍先生赠一副嵌名对联曰:

鸡鸣茅屋听风雨;

戈盾文章起斗争。

其他贺函、贺电、贺词极多。这其中,却有一份看去十分别异,题目有些扎眼:“哀辞”。它来自一位诗人——《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

此时的光未然,正在抗战的另一后方城市昆明。6月25日,昆明的文艺界也和重庆、成都一样,举办了庆贺茅盾生日的活动。第二天,参与活动的光未然,给重庆的茅盾写信,描述了那边活动的场景:“昨晚是一个很愉快的聚会,在新近开张的文艺沙龙里举行。到会的朱自清、闻氏弟兄(一多、家驷)、田寿昌、李广田及云彬、思慕、公朴、何林、白澄、吕剑、北屏诸友都说了很多话。朱佩弦(按,朱自清)先生甚至提到他走向写作最初是由于您的鼓励……”

光未然还说到他在聚会上说了两件事,很引起大家的兴趣:一,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当时传播不多,可南洋一带读者却因为地利,先睹为快。光未然就介绍了这部作品的内容和情节以及该书在南洋读者中的反响;再是,“皖南事变”后,光未然去了缅甸。在这里,他和友人们听到一个“不幸消息”:茅盾与邹韬奋先生一同殉难了(这当然全是误传)。这“不幸消息”却震撼了这里的青年,大家悲痛地为两位受人敬重的人物举行了追悼会。激愤的光未然还写了一首悼念茅盾的诗作《我的哀辞》,在悼念会上朗诵。信写到这里,光未然庆幸地说:“而沈先生,您居然违背了某些人的心愿,没有死,而且继续写了更好的东西,而且让我们替您祝寿,而且您还会更扎实、更坚强地活下去和写下去。我们最晚吃了您的寿面,吃得很有味。”但是光未然“那首哀辞,它将永没有发表的机会了”,故此他询问茅盾:“但我也不愿我的真挚的悲愤的语言,从此沦灭于人间,趁着祝寿的机会,我把它抄给您,您该不以为我是太恶作剧了吗?”

这样饱含着浓郁深情的“哀辞”,茅盾有幸生前读到。一个达观且深通人世的文化人,他怎能不为其中的情绪感动,怎能感到“恶作剧”?这份“哀辞”,茅盾长久保存。在晚年写作回忆录时,他将其抄录出来。因为“让这首哀辞泯灭于世太可惜了……”:

我以我暴怒的言语/告诉你——/法西斯/我永远把对你的深仇大恨/记在心底/你又一次/摧折了/我们苦难人民的/一面大旗

我以我钢铁的言语/诅咒你——/法西斯/即刻在我们全中国青年/悲哀的誓师里/死灭吧

你竟敢/*害了/茅盾先生——/我的导师/我的同志

我的眼泪将化为火花/播散在/漆黑的/夜的太平洋上/让它变成千千万万/照明的火炬/为了追寻他/高贵的灵魂——/茅盾先生——/我的导师/我的同志

我的眼泪将化为毒箭/我的无尽的哀思/将化为弓弦/我将时时刻刻/让弓在手/箭在弦上/对准你——法西斯/我的死敌/我以我诗人的权力/命令你——法西斯/必须以你所劫夺的/全中国的自由和/全亚洲的自由/必须以你的一切/连同你卑贱的头颅/用来赔偿/我们的——茅盾先生——我的导师/我的同志/我以我先知者的预言/告诉你——/法西斯/且慢得意

瞧着吧/我们来了/带着悲愤的眼泪/带着无尽的哀思/带着用哀思和眼泪做成的/无敌的武器/为了讨还/东方人民的血债/为了纪念/茅盾先生——/我的导师/我的同志

这首哀辞,情真意切,表现了对一位著名文化人的“不幸”的激烈愤慨。在战时,文化精神的作用,有时比有形武器还来得紧要。因为此凸显了人们还葆有魂魄,抱定胜利向往,这也使得这首悼念生人的“哀辞”显得无比珍贵。对此价值,茅盾当然清楚,他后来在写回忆录时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开追悼会和祝寿有共通之处,它们都凝聚着炽烈的友情,而这些友情在平时却往往被忽略。不过,在追悼会上倾诉的友情,被追悼者是再也听不到了,这也是‘不可补救的损失’。我却有幸在祝寿会上聆听朋友们真挚热情的教诲的同时,又读到了朋友们以同样的真挚和热情谱写的追悼我的亡灵的诗篇。”

真正的悼念

战时的这次悼念可以说还有“后续”。1981年3月,“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胡耀邦语)茅盾与世长辞。当年曾写出过“哀辞”的光未然,心中是悲痛的。1986年7月,在纪念茅盾诞辰90周年之际,他再次写出文章《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对这位先驱者的贡献,做出更为深切的论述:“早在五四运动前夕,他便怀抱改造旧社会的理想,开始了文学活动。”对于茅盾的文学贡献,光未然认为,早期“他主持改革的《小说月报》,荟集了五四时期以现实主义流派为主的一批重要作家,吸引、鼓舞了一大批早期的新文学作家和广大青年。他所写下的大量倡导‘为人生’的文艺评论,不仅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廓清道路,而且为我国早期文学批评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对于茅盾的革命历程和文学业绩,光未然充分肯定:“他不仅在多方面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中,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大无畏精神,并且始终以严谨、扎实、勤恳的大量劳动成果,发挥革命文学反映时代、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正在陆续编辑出版的《茅盾全集》(不包括翻译作品),总计四十卷,共一千二百余万字,广泛涉及中外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真可谓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显示了一代文学宗师巨匠的博大精深和多才多艺。”他举例:“其中《蚀》《虹》《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清明前后》等杰出作品,不仅以深刻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力量,特别是一系列富于生命力的典型人物的创造,显著地提高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水平,充实了我国现代精神文明的宝库,促进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思想的革命化……”光未然小结说:“如果说,一个民族的一定时代的精神文明与智慧水准,总是以这个民族与时代的精神领域、思想领域的杰出人物为代表,那么,茅盾同志和一些同时代的杰出的英雄志士、思想家、科学家、文化巨人、文化大师们一起,毫无疑问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与智慧水准的当之无愧的优秀代表。”

当然,此时的纪念,就不如当年的“哀”,而是新时期的回应:“今天,我们郑重纪念他的九十诞辰。我们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我们高兴地向他汇报,我们的文学创作和各项文学活动日见繁荣兴旺起来,茅盾文学奖以及其它奖掖文学的措施,已经结出并正在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读者中发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光未然两番悼念茅盾,第一次情真意切,内容却很长时间未被多数人所知。当然,茅盾本人却感受体会到了深挚人生的况味;第二次的纪念,忠实,全面,可正如茅盾回忆中所言,被怀念者却不能感知了。但光未然此文的论述内容,尤其题目,却常常为研究者引用。大约人们认为,他概括的茅盾一生为“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准确且恰切的,可以成为评价其一生贡献的精当之言。一个人,能够在生前读到“悼念”自己的真挚文字,应该是难得幸运的。至于逝后悼念,倘若更多是公允、清晰,如光未然的文字,同样是难觅的“知我者”之音。

茅盾有幸,光未然有情。

在文学和友情两方面,他们都是幸运的。这也使我们后来者,对文学的修养诸方面(包括阅读文本、亲历友情),应有更高人生境界的提升,有进一步体悟真谛的追寻认知。

(原标题:光未然与茅盾两次“哀悼”)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杨建民

流程编辑 :L02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