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堂记原文及注释,清白堂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0-27 04:19:28

《清白堂记》原文及译释

《清白堂记》原文:会稽府署,据卧龙山之南足,北上有蓬莱阁,阁之西有凉堂,堂之西有岩焉。岩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择高年吏问废之由,曰:“不知也。”

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召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说人襟灵。

观夫大《易》之象,初则井道未通,泥而不食,弗治也;终则井道大成,收而勿幕,有功也。其斯之谓乎!又曰:“《井》,德之地”,盖言所守不迁矣;“《井》以辨义”,盖言所施不私矣。圣人画《井》之象,以明君子之道焉。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月日记。

翻译:会稽府衙治所设在依绍兴俯山的南边山脚下,正北角有蓬莱阁,蓬莱阁朝西的地方有间宽敞的堂屋,堂屋西边有一处岩石。岩石下有块数丈大小的地方,这里藤树丛生,即将荒芜。有一天,我叫劳役人员铲除杂草,获得了一口废井,马上叫他掏出泥滓,观察井水怎么样,他说是眼清洁的泉水呵。向长期在会稽府做事的人打听这口水井被废弃的原因,他们说也不知道。

于是关闭水井的通道而澄清其水质,三天后我提取井水,并观察其泉源,清洁又呈白色,轻饮一品,味道还有点甜呢。虽然这口水井只有一丈多深,但井水源源提取不尽。夏天酷暑的时候,饮上这井水如象吃白雪,轻轻咀嚼冰块的感觉;冬天冰冷的时候,如果遇上好的日子,这井口冒出来的热气,如阳春三月,温暖一片。井口如雨水降落、云气蒸腾,上下醇厚,浑然一体,大概是山泽相通,泉水出在名流上的缘故吧。我又邀请了嘉宾,用武夷山、绍兴日铸、卧龙、云门等地的名茶试泡这井水,果然甘甜滋润,品尝之后,让人心旷神怡。

我看《易经》“井卦”的《象传》解释,挖井初成时或者废井重新清理前,这时泉流不通,井中一片污泥,这样的井水就不能饮用,这是没有维护好水井的原因;等到泉水通畅,井水清澈,就可以大胆饮用了,水井也不用盖上井盖,这是维护水井成功的缘故。这眼井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吧!又说“井”是因为挖在泉眼上有德性的地方,所以不能搬迁水井(可以搬迁整个村庄);井卦中九五“爻”解释说,井水清澈、明净,大家可以一起饮用,因为九五的“爻”位恰当,坚持中道且不偏不倚,井水也不会厚此薄彼。有德性的人士喜爱用井卦中《象传》解释来表明君子的为人之道。我爱这口井水的清白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榜样。所以府衙治所取名清白堂,又建造一间亭子在治所的旁边,取名清白亭。希望在治所办公、生活在这亭子里,而不要玷污清白的名声。

北宋仁宗皇帝宝元年号1039年月日记。

范仲淹于宝元元年十一月(宋仁宗赵祯年号1038-1040),范仲淹来绍兴任知州期间,他在绍兴府山的山岩间发现了一口废井。经清理,发现古井“泉清”而“味甘”,“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嚼轻冰,凛如也;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范仲淹把此井命名为“清白泉”,借以表明自己“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的从政之道。自此之后,各类考试出题、以此为题的征文和市监委、纪委推荐为公职人员必读文章等项活动多了起来。但大都着眼于“为官要清白”层面上,特别是对“井”的议论解释的比较少。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借“井”议论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亚于《岳阳楼记》“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为因是否得到物质和自己的得失而显露出喜悲的表情”、“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的感慨。

范公到绍兴任职一年后,需要向仁宗皇帝报告任职情况。如果说《岳阳楼记》向仁宗转达滕子京政绩的话,事实上仁宗皇帝读后,升迁了滕子京的官职;那么《清白堂记》向仁宗皇帝表达了自己没有玷污“清白”名节,在做着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只不过高手间的过招拆招不是常人能看透。他借“井德”喻“官德”,宣扬“所守不迁”,即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信守不移;“所施不私”,即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废井淘尽了泥滓,井水已经很干净了,祈求君王英明,受到提拔重用。果然,范公写此文后不到半年,仁宗召他回京师,并一路升迁,担任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七月,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一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井卦象传之论告诫为官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处事不偏不倚,公正公心;为人要修身养德,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正人君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