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在第一次宣讲会上便希望让自己的女儿麦苗去福建打工,这件事在麦苗看来,白老师是想赶自己走,当然麦苗如此想,除了母亲被父亲“害死”外,还有青梅竹马丢下自己独自去新疆寻找表弟的原因,于是不经意间谴责白老师自私。
实际上,白老师作为一个父亲,只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走出去,见见世面,看看这个多彩的人生。这是有文化的人对女儿的期冀,而并非单纯地打工挣钱贴补家用。
随着闽宁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而白老师却忧心忡忡。因为一部分村民为尽早地让孩子去外地打工赚钱而虚报年龄,固执的白老师便开始拦车,家访,做家长思想工作,希望孩子能够留下来继续读书。
当县教育局接到对白老师的“投诉”后,同样表示非常无奈。不过,剧中有一句台词概括地颇为准确——斯文人被逼急了。这位被逼急了的斯文人,不仅怒斥辍学打工是糖衣炮弹,而且不惜跑去拦截赴闽打工的客车,硬是将自己的学生“抢”了回去。
这些家长便谴责白老师,为什么麦苗可以外出打工,自己的孩子不能,是不是因为没有孩子在身边,想让自己的孩子陪着他,认为白老师这种行为自私。
白老师这种一前一后的反差,是否双标呢?外出打工,在村民的眼里就是挣钱养家,白老师的孩子可以出去挣钱养家,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行?实际上,白老师阻拦的不是外出打工,而是未满十六周岁,连小学都没上完的学生,甚至是具备考中学、大学的优秀学生。
白老师让麦苗外出打工,首先她已经是成年人了,具有了处世的能力,而这些孩子尚未成年,在走向社会时,如何判断是非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白老师的行为更多的是出于对学生的保护。而最终的结局是并没有阻止成功,孩子们仍然去打工了。
这部分剧情无疑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对于西海固这个偏远落后的地区而言,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是必要的。但遗憾的是,经济与文化的不协调发展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因为农民没钱,所以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更何谈长远发展的眼光。在老百姓眼里,钱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自己挣钱,孩子挣钱,女儿为儿子挣钱都是天经地义的。对于他们而言,孩子上大学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甚至,在他们眼里,孩子上完学,依旧需要去工厂打工,又有什么意义?
这里反映的核心问题便是教育的有用性。与经济相比,教育是缺少时效性的,不仅不能立刻兑换为现金,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老百姓而言,教育是没有用的。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才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再开展跟风式的教育投资,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白老师所说的“糖衣炮弹”,意思是指人们尝到了打工挣钱的甜头,便舍弃了不能兑现的教育。
那么教育的意义在哪里呢?水花便是很典型的例子,水花是很聪明的孩子,虽然因为家庭条件差,不能继续读书,只能嫁人,换牲口,维持生计,但水花却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她遗憾自己没有条件读书,所以在看到科技扶贫的大学生小妍之后,才十分羡慕,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像小妍一样,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是白老师的下一代人的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