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你的样子》,唱出了多少人的辛酸与无奈, 而又有多少人依然坚持在梦想的道路上。
这便是罗大佑和他的音乐梦想,1989年荣幸成为电影《阿郎的故事》的片尾曲。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涌现出罕见的三雄割据时期,而此时,也令香港电影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而《阿郎的故事》则是香港电影史上少有的“青春残酷物语”类电影,1990年,一举斩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外加八个提名的殊荣。
整部电影充斥着,热泪,暴力,遗憾,希望和绝望的感情色彩,让《阿郎的故事》在当时成为了最经典的电影之一,透过电影本身看到了阿郎为争夺儿子奋力复赛的决心。当阿郎的脸在赛车爆炸的火光中若隐若现的时候,我们才真正读懂了导演所传达的真实意图。
《你的样子》作为影片的片尾曲,被收录在罗大佑沉寂4年后再次发表的专辑《爱人同志》里。这张专辑里的每首歌均是由罗大佑亲自充当制作人谱写而成,短短几天就卖出二十万张,之后更创下五十三万张的销售记录,成为罗大佑迄今为止最畅销的音乐专辑。
爱人同志,图片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你的样子仍存在我脑海中,那看似满不在乎转过身的,是风*泪眼后潇瑟的影子,这两句歌词怡是对影片故事的大概描述,也写出了波波对阿郎的一往情深。整部影片富有戏剧张力,描写出了年轻时的阿郎为了儿子浪子回头,低头做人的深深父子情。剧中,波仔承载了阿郎的一切,而阿郎对波仔也看得如自己生命一般的重要,而最后导演不惜用生命的燃烧来结束整部影片,在这个片段中,阿郎那种悲情英雄的死亡之途赚人眼泪,同时伴随着音乐声的响起,将整部影片推向了最终的凝结点。
阿郎的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罗大佑在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虽然父母俩都是医生,但父亲却很注重培养孩子表现出的高超音乐天赋,对于在当时家庭条件显得很一般的罗家来说,父母还是希望罗大佑以后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然而从小表现出对音乐深深的热爱,也让罗父不惜去四处借钱为儿子买乐器、请老师。因此,不管是酷暑还是愉快的假期,从5岁开始罗大佑便坐在钢琴前进行着严格的训练。也许,正是因为童年时期基于严格、刻苦的训练,才为罗大佑在以后的音乐道路上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童年时期的罗大佑,图片来源网络,仅供阅读学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高中毕业之后,他依父亲所愿,报考了当时的台湾中山医学院,这令当时“一心所愿”的父母引以为傲,
但在罗大佑的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之情。《童年》则是罗大佑在上大学读书时的音乐作品,他说大学要读7年,加上小学、初中、高中的12年,总共就是要读19年的书!现在的他回想过去的时光仍然觉得苦不堪言,然而他却骄傲地说:“我前期的许多作品都是上学时完成的,我可是经常地逃课哟!”。大学生涯初试锋芒的罗大佑在1976年正式投入了商业音乐创作,并为电影配乐。1981年首度担任唱片制作人,制作歌曲《童年》。1982年,罗大佑在台湾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其中收录了《乡愁四韵》,《恋曲1980》、《童年》、《光阴的故事》等广为传唱的歌曲,而他也正式从幕后创作人转向成为了台前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