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电影中的插曲,电影云水谣片尾曲歌词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18 16:24:39

大暑节气后的第二天,我们由厦门岛内住宿地凯怡酒店出发,直奔二百公里外的漳州南靖县云水谣而去。

到达国家级5A级景区云水谣时候,已是中午12点钟,我们一行14人并没有在叫梅林的镇子上停留,而是在临近云水谣的野外一家饭店就餐。

南靖县云水谣,位于闽西南地区,是一个群山万壑、千峰耸翠的悠美之地。

按照八闽大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这里除了葱绿的大山,山间的可资耕种田土堪称少得可怜,而在这莽莽苍苍的山中,却矗立着一幢幢客家人世代居住的传统民居——土楼。

云水谣,便是所有这些土楼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饭毕,我们步入云水谣时,特意更换了一个本地唤做小芳的导游。

她一边为我们讲解着云水谣的由来及故事,一边带我们走进她去。

云水谣,原本并不叫这名字,她的本名叫做长教村,是长教河边的一个土楼林立、溪水环绕、美云飘飘且随处可见大榕树的古代村镇。

起初,几个写生的大学生寻来这里,发现了这里的隔世之美。于是,招引的一批又一批的写生者、游客来此,留恋不忍去。

嗣后的200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张克辉先生,根据自身及三个老台胞林东海、陈弘、纪朝钦经历,撰写的文学剧本《寻找》改编而成的《云水谣》爱情电影,在此拍摄外景地,她的遗世美丽才为外人所知,从而揭开了她的羞答答俊美面纱。

由此,长教村便改名为云水谣,附近的璞山村(和贵楼)、船场村、坎下村(怀远楼)也纷纷加入进来,统一称作广义云水谣了。

据统计,仅福建省现存客家人传统民居——土楼,大大小小便有1800多座,而尤其以闽西漳州地区的云水谣最为集中尤其精美。因此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和贵楼、怀远楼则以其独特的造型、卓越的工艺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跋山涉水啰、只为寻你身影儿吆喂”,当我第一次真切踏上云水谣,这块充满故事的灵山秀水之时,耳畔响起的是爆火古风歌曲《云水谣》精典旋律。

多少次梦里造访云水谣,对她却总似雾里看花,最让人难以捉摸的恐怕是,她地天使一样的容颜和如梦幻般的神韵,她的高冷和神秘,她的遗世独立和她的芳华绝代,无论是多少丹青妙手穷施手段,也无可描摹其万一的。

她最为得意地名片也许直接就是:碧云、溪水、土楼、古街、古榕、古栈道,还有勤劳朴实的客家人。让人对她望而牵情,实难割舍。

走进她去,心里怀了千样惴惴之慨与万般虔敬之情,慢行在她的鹅卵石沿溪小径,生怕吵了她的宁静恬淡。

南国的蝉鸣与北国的蝉鸣,在这里听到耳中,显得既不相似也不相宜,就像满山葱绿的植被:茶园、烟田、榕树、桉树、火焰树、凤凰木,还有虽在烈日碧云下,却苍翠欲滴的青竹,以及山脚下土楼前的,一丘丘绿油油水稻田等南方特有树种和作物,而柳树榆树、稷麦高粱之类的北方植物作物却极为稀罕,也更彰显了她不拘一格、超尘脱俗的少有仙气儿......

导游小芳带我们,边走边娓娓讲述着有关云水谣的动人故事,之前的导游小周则成了与我们一般无二的,默默跟随其后的普通游客。

我们直奔建立在沼泽地之上的“和贵楼”时候,大门前的坪地上游客已经很多,天也越来越热。

和贵楼又称山角楼,共计五层,每层28间,共有140个房间,楼高21.5米,占地面积1547平方米,是目前已知福建土楼中最高的古代建筑。

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一支从中原地区迁居到梅林的简姓客家人,在一位名叫简次屏的读书人操持下,向南洋各地的简氏华侨子孙募资一万五千两白银,拣选虎背山下的这块风水宝地建楼。第一层楼兴建完毕时候,却发现整层楼慢慢陷进淤泥里,才发现和贵楼原来是建在了沼泽地上,无可奈何却又从不服输的简姓族人,便在楼墙体打上超过100立方米上千条松木排桩,加固之后便重新夯墙。直至建起五层高的方楼,算上陷入淤泥中的一层,应该是六层了。

和贵楼建成至今虽历经近三百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兵燹匪患,依然固若金汤、风雨不动、安稳如山,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超卓工艺和出乎群伦智慧......

和贵楼在烈日炙烤下静静的矗立,像极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为到访的山南海北游人,述说有关云水谣的无声历史。

从古式大门里穿过去,有长方形的天井,东西两侧开凿有两眼神奇古井。两井相隔不过区区18米距离,却一眼以清、一眼以浊。清者村民可汲水饮用,为防外敌进来投毒放养游鱼数尾;浊者村民可用来判断阴晴雨意,天将欲雨则井水大涨且愈发浑浊。

一层楼的左侧建有学堂,显现简氏客家古来崇文重教美好传统。据传,和贵楼建成后不久,简次屏孙子便进士及第,实现了古代人追求知识、渴望光宗耀祖的世代意愿,那大门门楣上悬挂的“进士第”匾额便是最好的明证。学堂上方也有,民国政府主席林森题字,想来也是褒奖简氏一族尊师重教、为国育才的朴素爱国之举了......

云水谣古镇的长教河边地古栈道上,鹅卵石路面滑溜锃亮,行在上面挺费脚力,它的宽度目测不足七八米,慢慢的行走过去,心里却暗暗感叹古代马帮驮队路途的艰辛和风流。

而在湍急的长教河行船的船工,从汀州府满载物资向漳州府去,闯险滩渡暗礁,为了生计艰险倍偿却也乐此不疲,也许船工汉子行到云水谣古镇时候,面对清清河水、碧云、土楼、古榕还要扯着粗犷的嗓音,吼上两嗓子船谣“跋山涉水啰、只为寻你身影儿吆喂”......

导游小芳带着我们一会参观土楼,一会儿带我们在有着670年树龄的古榕树下歇凉。尔后一带便带到了她家的土楼里去,她的弟媳妇热情的在那里接待了我们,喋喋不休的请我们品评并推介着她家自产的茶叶和香烟。

其实说起来我们一行之中,会抽烟会品茶的人还算是我,然而我却坐在门口前的大榕树下,面对长教河清澈之水出神,并未参与他们地商业互动,只静静的在意所有的山、水、云、榕、土楼以及古道。

一家家土楼门脸前的道形成地千年古街,以及那古街的石头坡下水岸边的七八米宽地鹅卵石马道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游客们不惧炎热纷至沓来,有携了好兴致慢悠悠边走边观景的,有凭了兴趣举起手机对着美景拍照的,又有戴了斗笠急冲冲赶路的,有于大榕树下坐着盘根错节的大树根乘凉的。彼时,长教河之水泛着阵阵爽意直扑人脸,让人倍感享福无非如此的开心。

一起来的沈家六岁女娃娃虽然很乖,但也难以抵挡炎热酷暑和山路的古道难行,竟然赖在大榕树下再不肯挪前一步。于是她地母亲便去古街店铺给她买了些吃食,吃着东西的她便不再管其他,安安静静的跟着走。见此我禁不住哑然失笑,眼前竟然的浮现出耍猴人在小猴子耍累时候,耍赖向主人讨要吃食的情景。

然而以搞抖音为乐的中年美女小王,显然是一个心态很宽的美丽女人,此刻全然不顾正在读初中地儿子跑的不见踪影,自顾自的在那里变换着角度、扭动着丰腴身姿自拍录影,也许这是她寻见的最美好抖音作品素材了吧,于是便很陶醉自得的样子。

三个读高中的大男孩在小芳家土楼里,被她的弟媳妇哄着抽她家那种说不上来味儿的自制香烟,品着她家茶园自产的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土茶。三个中学生学着大人的摸样在那里品茶、抽烟,还不住点头附和着那女人的推介,只是不知道最后实在让他们掏钱买茶买烟时候的表情,该是一番什么样子......

继续起身沿着长教河岸边鹅卵石古道前行,踩着稀疏的石块过河到对岸去,附身撩一把清凉凉的河水洗把脸,真有神仙般的感觉,似乎比呆在空调间里都爽。

对岸的古道曲曲弯弯,不时遇见山脚路边的一行行茶树,不时觑见三五丘禾苗茁壮的水稻田。那时候,古榕树为赶路赏景的游人撑起阳伞,火焰树、鸡蛋花树以及凤凰木绿叶间开着的红色、白色、橘色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混合清香,为所有的游客人等,激发起饱满地游兴及精气神,竭力去探寻并揭示这云水谣身后蕴藏的神韵和真谛......

小芳把我们带过十里古街,尽头处便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远楼了。怀远楼是一座别致的不能再别致的双圆环形土楼。她兴建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历时四年至1909年(宣统元年)完工,是迄今建筑工艺最为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双圆环土楼,为汉民族民居建筑的不可多得的精品杰作。

怀远楼依然是简氏家族住宅,据小芳介绍,怀远楼之所以为名:一是因为简氏家族来自遥远的河北“怀杨”之地,意在提醒家族子孙不忘根本、不忘源流。二是教育家族子弟要胸怀远大,勤勉上进,志在远方。三是因为简氏家族子孙多有“下南洋”闯荡谋生的,告诫他们无论走得再远也要不忘初心、不忘回馈养育自己的桑梓之地,要爱家乡爱祖国。

怀远楼坐北朝南,占地1384.7平方米,共4层,楼高14.5米,每层楼34间共136间房。其楼基为三米之下以巨型鹅卵石与三合土垒筑,楼体呈鼓形或橄榄形状,下窄中鼓其上又复收窄,既符合建筑力学抗风稳固、简约明快、美观大方,又冬暖夏凉、经久耐用特点。

行进怀远楼唯一的大门之内,迎面的是“楼中楼”内环楼之“诗礼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地书卷气,“诗礼庭”大门两侧对联为“诗书教子 饴谋远、礼让传家 衍庆长”。

跨过“诗礼庭”后面的小天井,便是简氏祖堂兼家族子弟读书地方“斯是室”。乍看三字不免令人想起唐朝刘禹锡《陋室铭》里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室”两边的抱柱楹联则为“斯堂诓为游观 极计敦书开耳目、是室何嫌隘陋 惟思尚德课儿孙”。

“斯是室”侧门之上悬一黑底金匾,上书“助我义师”,乃是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所题,为因当时北伐军进军福建,被漳州军阀张毅围困,深明大义的简氏家族,凭借强大势力帮助何应钦解围,以是何应钦欣然题字褒扬......

天气在午后三两点钟的时候最热,彼时的气温已然高达近四十摄氏度。我们一行跟上来到达“怀远楼”的只有三四人而已,其他则都躲在来时长教河边大榕树底下歇凉去了。

烈日当空照,地上照见白花花的一片。远处树上的蝉儿有气无力的嘶鸣,粗听似我们北方的蝉鸣一般无二,伫听却又不似,这里的蝉儿声音要细细得多、凄切得多,真的是既不相似也不相宜。

我里里外外感受着这古堡的魅力,并未受烈日炙晒影响,依然的兴致盎然。妻也跑前跑后的,对着那阳光下高大的土楼不断拍照,期望留下古人杰作的阳光容颜。

走到“怀远楼”来的一位中年小学教师,跟她渎大一声乐系的儿子,匆匆在土楼里转一圈,终于受不住了,就跑回来路的大榕树阴下去。

最后我和妻也熬不住那当空的毒日头,极不情愿的快速返转回去,念念里存着的到底还是“怀远楼”那壮观且倩丽的身影。

只剩拍抖音的那位中年美女小王没有走,继续在土楼前大太阳地儿,摆弄着各种造型自拍她的所谓作品,在阳光下游人中格外抢眼、十分另类,如果不是导游小周的呼喊,恐怕不知道还要迁延多长时间......

蹑着来时云水谣的鹅卵石古栈道重走一遍,心里对她的咀嚼、对她的揣摩、对她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酝酿着。云水谣的漫境,云水谣的灵秀,云水谣的娟雅,云水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令我魂牵梦绕、让我何忍遽离?

对这里的一山一水、碧云蓝天、古榕土楼、古镇栈道,情到深处竟产生了脱离俗世的幻感:游离物外的美地,清清凉凉的自我,嗅着淡淡凤凰花、火焰花、鸡蛋花的雅香,蝉鸣是我的自鸣,云水谣则是我心唱千千遍的美丽歌谣......

离开云水谣的汽车里,蓦然忆起张克辉先生《云水谣》电影陈秋水王碧云凄美爱情故事,耳畔却重新响起爆火古风歌曲《云水谣》精典旋律“跋山涉水啰、只为寻你身影儿吆喂”。

对的,云水谣不就是一个坚贞而美好的爱情故事么?这故事的男主角,你来便是你,他来便是他。云水谣自然也变作了这故事永恒的女主角——一位永驻水湄碧云、娉婷孑立榕下、彳亍土楼前,羞答答等你的,美地令你窒息的水灵灵仙子。

云水谣,云水谣......

2023年7月24日周一厦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