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什么时候成为主要选官制度,科举制创立前后的选官标准的变化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29 07:00:03

术语表达:

科举制:分科举士之意,科是指考试科目,举是指选拔人才。科举制通过分门别类考试来确定官吏的选拔和任用,考试成绩是主要的标准。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出现了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是隋唐以后,封建社会主要选官制度,直到1905被废。

口语理解:

科举制:隋唐以后,用考试成绩为依据的选官制度。它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主要选官制度,但并不是唯一的选官制度,还有类似于恩荫制(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等其他途径。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也是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的,也就是说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是逐渐提高的,到宋代逐渐形成非科举制出身的官员不能担任丞相的观念。

学者观点

赵杰: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中国科举制的变迁大体经历了 6个阶段,其分别是:夏之前的禅让制;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客卿制;秦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最后终于酝酿并形成了科举制。

“禅让制”是指领袖生前便将统治权让予他人的制度。早在夏朝之前的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就已有选拔人才的传统。即以让某人做某件事情,进而依据结果 来判断这个人的能力,通过“使用考察”的形式来选 拔人才。

“世袭制”是一种“家天下”的政权更替制度。 夏、商、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时期,上至天子、下至公卿和士大夫,他们的官职世代都是由父子相承、兄弟相继的。

“客卿制”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最早有客卿之说,是指来自其他诸侯国的人到秦国做官,故称。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和 选取人才,继而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的选官制度,在推 荐之后,往往还要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其官职。

九品中正制一是设置中正官,二是品第人物。中正就是掌管对某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为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州郡的中正官一般都是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从而避免地方权贵对中正 事务的干扰。

“科举制”是依托分科考试的形式,以成绩论英 雄的选官制度。其相比以往选才制度的突出贡献在 于:(1)公平竞争。考试范围扩及全社会,所有的读 书人均有资格参加考试。(2)在社会政治意义上使 得本应处于对立的集权化的中央和百姓在思想上高 度统一,极大地稳定了中国社会的秩序。(3)在文化教育上,科举制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冯香芬: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为了有效的运用权力,以控制国家和社会,势必要通过一个权力媒介,这个权力媒介就是官僚; 而官僚队伍又正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柱,并且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很早便有了严密的文官选拔制度,以巩固庞大的官僚体系并保证其正常运作,这个制度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的兴衰有其清晰的脉络: 隋文帝在开皇年间以分科考试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设置了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仕。至此,“科举取仕制度开始确立”; 唐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与官僚政治的高度发展,改进了科举选官制度,便于中小地主广泛参与政权,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指示,布衣寒士得不到举荐者可以“投碟自应”、“自荐”、“自进”。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明文规定投身仕途的考试不再需要官府举荐的制度。宋朝全面推崇孔孟儒学,提倡文官治国,对科举极为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革,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即各州主持的取解制试、礼部主持的吏部试或省试,以及皇帝主持的殿试。明朝发展和完善了宋科举的三级考试和武举制度,还大力兴办各级学校,建立与科举制相适应的学校制度,是中国教育史和政治发展史上的大事。但到了明末,开始出现了对科举考试内容和文体过分雕琢、抑本逐末的颓风。明末科举的颓风在清朝越刮越盛,以至八股形式导致思想僵化和愚昧落后,最终使科举走向了历史的边缘。清末年,在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舆论压力下,慈禧于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宣布“子丙午科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延续了 1300 余年的科举取仕制度正式废止。

科举制评价:

积极:第一,科举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确立了以考试作为选拔官吏和人才的一种手段和制度。科举制却保留了一个向社会开放的“通风口”,借助于这个“通风口”社会上层把持的封建国家行政体系,可以 与社会中下层进行有限的交流,确保了行政精英的有限上升 渠道。这样有助于社会在和平的方式下实现社会流动。第二,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统一行政权力和提高行政效率。第三,科举制在独尊儒术以后,科举制度专门从儒生中选拔人员,使得学儒、崇儒的人员更多,这实际上是为行政体系人员更替维持了一个稳定的“官僚后备军”。

不足:①其考试内容单调,形式僵化,禁锢了行政体系的思想。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服从政治统治的需要。

②监督机制不健全,舞弊成风,造成了整个行政体系职业素养的降低 。

③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解决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的矛盾, 反而使其更严重。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封建君主选拔人才、控制臣属的工具; 考试的标准和方法由君主定,并不客观公正; 唐代的科举制度录取名额极少,并不能完全弥补选拔官员的缺口。

龚延明:科举考试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它不同于动刀动枪的宋金、宋蒙战争,但它却是以国家制度的形式发动起来的一场持久的“全民战争”,主宰着千百年来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涉及到千百年来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科举与中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人要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必须要研究科举与中国。外国人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性格,同样必须研究科举与中国。

张丽敏:(对于科举制)学者褒的是:科举制度使广大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 生机与活力,其中不乏寒士进入政权,这有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文化知 识水平成为选拔官吏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科举、铃选、教育三位一 体,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与繁荣等等。学者贬的是:科举考试以文化知识水平作为选拔官吏 的依据,致使很多有才能的人被埋没;明清时期实行的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 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 利于人才培养;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 响;科举制度束缚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也成为最终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 要原因等等。

八股文,是明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明代科举考试中特有的考试文体。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并不能代表明代思想文化 和学术水平的全部。况且,八股文以自身的规范性,为科举考试的评定提供了相对统一客 观的录取标准,有利于考试的阅卷和评判,对于完善和规范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统一考试具 有积极意义。此外,除了方便阅卷外,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在科举考试中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有效 防止作弊的发生。至明代,作弊手段已是相 当繁多,因此,为有效防止作弊,除了采用常见的手段之外,还从考试文章上做出规定。

乔治忠:唐代的荫补,除了对皇族和外戚有所优待外,按规定:官僚子孙可荫补的范围、品级,全按现任官的品秩而定,没有出身士、庶官僚间的区别科举制是唐代选官的主要途径,它标榜以随才录用。但因为登科后还须吏部“省试"或地方官辟用才能入仕,加之种种 弊端,所以对官僚地主和一般非官僚地主之间是实际上不平等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