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则原文及翻译主旨,孟子一则的原文与翻译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09 04:34:12

孟子二则原文及翻译主旨,孟子一则的原文与翻译(1)

第四章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万物之理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中。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和实践来体认万物之理,便是最大的快乐。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这是求仁最近的道路。”

解读:孟子这段话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万物之理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中,就像仁义礼智这四端先天地存在人的心中,人伦物理都存在人的心中。

第二,人应该向自身内心求索,涵养心性,体认内心业已存在的人伦物理,并付诸实践,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第三,努力践行忠恕之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实现仁为最终目标。

第二十四章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注释: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

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被其他河、湖之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很难被其他言论吸引了。观水有一定的方法,即一定要观看它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缝隙都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再向前;君子立志于道,没有相当的积累就不能通达。”

解读:这段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立志要高远,眼界才能开阔。眼界开阔之后,理想也就随之高远。人不能做井底之蛙,只看到自身的利益,而是要胸有大志,忧国忧民,为国家和民族的兴盛做贡献。二是“君子之志于道”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因为实现仁道有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十年寒窗苦”、“面壁十年图破壁”,最后才能成功。

摘自:《孟子》读本(解光宇,刘燕,丁小慧编著)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