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如何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2-20 00:15:14

一、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古语“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着重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史书是用来宣明治理天下的原则与方法的。在上面一段,我们看到,**强调要确立“历史思维”。什么是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就是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总体视野。历史思维最典型的特征是时间与变化,也就是在时间的流变之中来观察各种事物、现象。可以说,历史思维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特征。同时,我们党也非常重视用历史思维来思考现实问题。

*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同志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重视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新时代,**同样非常重视历史思维。**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要敬畏历史。

下面我们来看“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这句话的来源。“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出自《南齐书目录序》。《南齐书》是记录南朝萧齐一代的正史作品,总编撰是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萧子显。这本书流传到北宋的时候,曾巩等人作了校订工作,并作《南齐书目录序》。

《南齐书》的总编撰萧子显,字景阳,是南朝梁代的史学家。萧子显虽然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但是他生活的时代发生了朝代更迭。梁朝的帝王并没有因为萧子显是前朝的王孙就轻视他,反而授予了他非常高的职位。萧子显从小特别聪明,工于作文。梁朝建立后,降封宁都县子,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吴兴太守。由于《南齐书》是南齐王孙萧子显编撰的,所以其历史价值和历史真实度还是非常高的。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南丰人,南丰曾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曾巩特别聪明,记忆力超群,12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曾巩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曾巩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南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书中记述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共23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写道,“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则必得其所托,而后能传于久,此史之所以作也。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则或失其意,或乱其实,或析理之不通,或设辞之不善,故虽有殊功韪德非常之迹,将暗而不章,郁而不发,而梼杌嵬琐、奸回凶慝之形,可幸而掩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想把前代的是非得失和兴亡治乱的原由作为鉴戒,就一定要找到那种能够托付的执笔人,然后才能够传播久远。这是撰修史书的原因啊!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可托付的执笔人人选,就会失去历史的原本意思,或者与史实不符,还会造成在剖析事理时不通达,或者遣词不当。所以,即便有一些历史事迹非常突出,也会因为记录者的原因而幽暗不显明,那些凶顽至极、狂险猥琐、奸邪凶恶的事情,却能侥幸被掩盖住!

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找到具备史学才能的历史学家来记述历史,这样才能对历史事实有很好的记录和真实表达。

我们知道,“治天下之道”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了解历史的时候,必须对其有客观的认知。历史文献是人类盛衰兴旺、得失成败的文献记录,其中充满经验教训。我们在今天的工作与社会活动中,会碰到很多事情、很多难题、很多困惑,这时就可以从历史之中得到启发。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借鉴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丰厚历史资源。同时,我们还必须把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好好运用。

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古人是怎么避免“弯路”和“险滩”的。重要的是,广大领导干部还必须多读中外优秀历史,并在这个过程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现实中的决策部署提供有益的帮助。另外,广大青少年也应该多学习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知识,这样可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尤其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二、致广大而尽精微

2021年12月31日,*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主席的这段话讲得非常鼓舞人心。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充满惊涛骇浪。这些艰难险阻包括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按照自身的现实情况,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礼记·中庸》。《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到了宋代,一些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记载,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这句的意思是说,“伟大啊,圣人之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待圣人来实行”。

那么,哪些人是圣人呢?我觉得是那些被称为君子或者贤人的人。《中庸》中对君子有一个描述:“尊德性而道问学”。也就是说,君子既要尊重与生俱有的善性,又要经由学习、存养发展善性。“致广大而尽精微”是说君子除了能在大的事情上处理得很好,还能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极高明而道中庸”是说君子在为人处世上已经达到非常高明的境界,但他又非常遵循中庸之道。我想,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君子对人生的定位。

“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现代启示:对国家治理来说,“致广大”着眼于全局和大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尽精微”着眼于小处和细节,强调埋头实干。我们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把“致广大”与“尽精微”割裂开。比如,有些人擅长“致广大”,但细的东西做不了;还有些人只注重小的东西,不太注重大的东西,这类似于“盲人摸象”,只得局部,不见整体。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把“致广大”与“尽精微”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取得好的效果。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022年6月24日,*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时指出,“中国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年,我走遍中国城镇乡村,也访问过不少国家。我深深感受到,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人民对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梦想”。*主席的这段重要讲话,表达了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视。

《管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后来,司马迁在写《史记·管晏列传》时,把《管子》里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进行了小的调整,变成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将“则”字变成了“而”字。《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是管子和晏婴。该列传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的故事,天然成趣,字里行间体现着作者的爱憎。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写道,“(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司马迁说,在管仲出任齐国的相国后,利用齐国在海滨这里的自然地理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齐国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在《管子》中记载,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丰衣足食了,百姓才能有荣辱观;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臣下才会依附。如果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要顺着百姓的心意流。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东西,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事情,就废除。

可以说,这一段司马迁写得非常到位,非常中肯,同时,还揭示了一个治国理政的道理,“顺应民心”。首先让老百姓丰衣足食,然后老百姓才能知礼节、知荣辱。如果老百姓总是处于饥寒交迫中,他们就会在道德、礼法上出现负面情况。当然,管仲在当时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相国。

我们来了解一下管仲这个人。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相国,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是司马谈之子。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民间传说。这为他后来写《史记》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获得了大批的民间一手材料。司马迁在28岁的时候担任过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受了宫刑之后,他觉得非常屈辱,在这种屈辱心理的影响下,发愤著书,完成了《史记》这部千古名著。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这部书?他想要通过这部书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要研究人和自然间的关系,了解贯通历史的变化,最终形成他独到的言说。

管仲和司马迁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人物。可以说,无论是《管子》里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还是《史记·管晏列传》里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都体现了一个治国道理,也就是只有让老百姓的生活先有保障,才能更好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角度来看,古人的治国理政理念是非常符合社会心理的演进规律的。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古人的治国理政理念还强调了物质对精神层面的重大影响力。

那么,从现实角度来看,我们该如何理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呢?*主席在《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我们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打造人人重视发展、各国共谋合作的政治共识”。

在上面这段话里,*主席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世界各国都要共谋发展。只有世界各国都发展起来了,人类的“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主席的这段讲话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其实,无论对于中国人民还是对于世界人民,富裕的生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其他层面文明发展的基础。当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可以说“仓廪实”与“衣食足”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在精神文明层面的建设,也就是在“知礼节”和“知荣辱”上下功夫。最终,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四、心合意同,谋无不成

2022年6月24日,*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重要讲话。在这个重要讲话中,*主席指出:“‘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让我们坚定信心,朝着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的正确方向携手奋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一语出自东方朔的《非有先生论》。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善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既可以讲清非常复杂的道理,也可以描述各种各样的景致。在《非有先生论》这篇赋里,非有先生与吴王是虚构的两个人物,东方朔借非有先生回答吴王的问题,引经据典,借古讽今,以汪洋之势陈述了他的施政方略。在这篇赋的后面,吴王听了非有先生的施政方略后,“俯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颐”。这句的意思是,吴王低着头沉思,突然仰起脸,泪水一直往下淌,表明了吴王接受了非有先生的谏言,并且触动到了内心。在吴王接受了“举贤才,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谏言后的三年,国家实现了“海内晏然,天下大治”的盛世之景。

我们知道,《非有先生论》写在汉武帝的执政后期,当时的朝政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实际上,东方朔就是想用这篇赋表达自己对朝政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政治抱负。在这篇赋里,他特别强调了“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君臣心意相通,所谋划的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简单介绍一下东方朔。东方朔是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辞赋家。古籍记载,汉武帝即位,征辟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拜为郎,后任常侍郎中、太中大夫等职。另外,东方朔性格诙谐,言词敏捷,常在汉武帝面前谈笑取乐,曾言政治得失。但是,汉武帝始终将东方朔所说的话视为俳优之言,不以采用。也就是说,汉武帝只把东方朔当成一个谈友,并不采用他的政治主张。

在文学方面,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这些文章诙谐风趣,义理精辟,言辞才辩,独树一帜。

我们来看一下《非有先生论》里的这段话,“故伊尹蒙耽辱,负鼎俎和五味以干汤;太公钓于渭之阳,以见文王。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计无不从,诚得其君也”。在这段话中,东方朔说,伊尹背负鼎俎,从烹饪调和滋味入手,向商汤谏言治国的道理。之后说,姜太公在渭水的南边钓鱼,并通过钓鱼见到了周文王。再之后,又讲到,因为商汤、伊尹与周文王、姜太公这两对君臣心意相通,所以他们谋划的事情都成功了。

*主席引用“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这句话时,其意义更加丰富。“心合意同,谋无不成”除了表达上下级的心意相通外,还可以指国与国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如果国与国之间能够团结起来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就能顺利推动人类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阻,最终受到伤害的是整个国际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全球性的问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呼吁各国加强交流,加强沟通,提升友谊,这样才能让人类社会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五、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出自元朝诗人范梈的《王氏能远楼》。范梈在这首诗里写道:“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此诗立意高远,气势酣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变幻的感慨,并表达了一种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范梈(公元1272年—公元1330年),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省樟树)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他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在小时候,他的母亲教他读书认字。范梈天资聪明,喜欢读书,并且用功数十倍于人。范梈在36岁那年被朝中大臣推荐为翰林院编修。后来,他升任海北海南道廉访司照磨,所到之处,兴办学校,教育民众;且不畏艰难险阻,巡查遍及海南各个偏远地方,亲自审查案件,洗刷了许多沉积多年的冤假错案。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范梈的母亲病重,他回到家乡照顾母亲。但遗憾的是,这一年,范母病亡,范梈抑郁成疾,于次年病逝。范梈一生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生活朴素,有君子之风。另外,他在诗歌和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我们从范梈的为人、为官能看出,他的道德品行良好,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这句诗。范梈说,人的一生,不论大事小事都应该自己去努力实践,方能有所作为。当然,在现实中,我们做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积跬步才能至千里,只有经过长久积累,才能达到非常高的层次,进入一个宽广的世界。

这句诗给了我们三点启示:一是在人生中,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情,尤其是年轻人更要依靠自己,要有自己的主见。二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事,并且要不断超越自我,开拓人生新境界。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一部分人可以踏踏实实一段时间,但时间长了,就不能坚持了。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还要有韧性和常性。三是只要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踏踏实实,并持之以恒地做事,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是一个努力奋斗的时代,是一个值得勤勤恳恳工作实现自己愿望的时代。年轻人只要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021年10月25日,*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上面这句话说明,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的意思是说,人类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搞割裂和“脱钩”是历史退步的表现。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首诗。全诗共四句:“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公元698年至公元757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七绝就是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改任汜水县尉。41岁时,因事被贬岭南。翌年遇赦重返长安,改授江宁丞。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起,已近六十岁的王昌龄离开龙标(今湖南省怀化洪江市黔城镇),抱定回乡归隐的打算,但在路经亳州时,却不幸被亳州刺史闾丘晓*害。可以说,王昌龄的一生比较坎坷,担任的官职也不是特别重要,但是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非常大。另外,王昌龄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像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

从《送柴侍御》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王昌龄送别柴侍御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邵阳市西部中心)时所写。柴侍御可能是他的一位友人,但是关于柴侍御的情况,在现存的古籍资料里并不多。

我们知道,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而诗人通过“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两句对自然景色描写的诗句,营造了虽然他们身处两地,但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的意象。这种意象不但拉近了两个友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化远为近、化异为同的效果,也就是“两乡”变成了“一乡”。可以说,中国古代诗词特别重视意象的营造。因为,意象的营造可以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融入诗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虽然是古诗句,但也能带给我们现代启示:第一,珍惜友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不仅重视亲情,也非常重视友情。第二,中华民族既珍惜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友谊,也珍惜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友谊。互相尊重是人类和平的情感基础。第三,只有将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建设好,并长期保持,才能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七、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021年10月12日,*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主席引用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古语,阐释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表达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2015年11月30日,*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同样引用过“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古语。*主席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这说明,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类,人类的行为也会影响自然界。

*主席为什么两次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引用“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句古语?我们知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都是前所未有。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峰会上,*主席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表述,强调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并且呼吁整个人类社会都要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出自《荀子·天论》。荀子在《天论》中批判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将宗教之天、道德之天拨正为自然之天,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文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荀子一开始描写的是宏观的自然界的变化,也就是天上众星相互伴随而旋转,日月相互交替照耀,四季轮流控制着节气,阴阳二气周流变化,风雨博施于天地间。在这个宏观的自然环境里,万物在适合的养料和环境下,就能发展起来。紧接着,荀子进一步讲到,“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这就是说,我们看不到大自然是如何运作生成万物的,只能看到它的功绩,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之处。荀子说的“神”是自然界运行的规律。然后荀子又说,“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这是说,我们知道自然界能推动万事万物生长,但是这种力量是无形的,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的“各”,体现了万物所需生长条件的差异性。从这里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非常深刻。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稷下学宫”是一个开展研究和教育的机构。后来,荀子在齐国被人诋毁,于是他去了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令。春申君去世后,荀子被免职。

荀子主张礼、法并施,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他还反对迷信鬼神,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荀子·天论》中记述了一句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用合理的做法回应它,就会有吉祥的结果;用不合理的做法回应它,就会产生灾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现代启示:在自然界,动物和植物、动物和动物、植物和植物都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些关系与人类组成了复杂的地球生态系统。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科技的进步,我们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其他生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些关系,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这种规律,才能让人与动物、植物和谐相处。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刘东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