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道的变化规律:
益的东西,天道必然会损之;本来是损的状态,天道亦会益之。天道自身无情,只是规律的变化,仅此而已。
所以,王公以孤寡自称,是为了避损求益。本来孤寡就是很少,不能再损,按照太极的规律,少到不能再少,则多;损到不能再损,则益。
有智慧的人,多谦卑。谦卑和骄傲,也是一组矛盾。
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的人,必招损,所以骄兵必败,傲气多挫。谦逊低调的人,多受益,所以谦下而得,低者为王。
宇宙自然之中,无时不刻都在变。规律的变化,看似杂乱,其实有序。遵循的变化轨迹是:太极的两极变化,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的东西,美到了极点,就会物极必反,逐渐变成恶。
比如说,唐朝以胖为美,美了一个朝代,到达了极点则反,到了宋朝,人们开始以瘦为美,以胖为恶。
美和恶,难和易,都是一组矛盾,是矛盾就会转化。
很难做的事情,如果你从简单容易的地方入手,一点点地吃透,慢慢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
反过来,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做,懒得做,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困难而困扰生活。
比如说,很多夫妻为了家务琐事吵架。扫地、洗衣、做饭,这些事本来很简单,大家却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根本原因是内心不想天天做。
关于矛盾的转化,还有更多,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里不一一举例。
基于太极矛盾的变化,老子认为,不要执着于矛盾的任何一点,执着任何一极,都会物极必反,不如守中。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尚书》中也讲到“允执厥中”,不执着两极,守中而和,人才能在变化动荡的世界中,得到暂时的安稳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