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什么舌战群儒,三国演义诸葛亮失败的原因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2-05 22:00:50

诸葛亮继续回击张昭说:“至于刘琮降操,刘豫州实在不知情,又不忍乘乱夺同宗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之举!当阳之败,刘豫州见到有数十万百姓扶老携幼相随,不忍丢弃,所以队伍行进缓慢,只能日行10里,这才被曹兵追上。寡不敌众,胜负乃常事,昔日汉高祖数败于项羽,但垓下一战成功,这都出于韩信的良谋。国家大计,社稷安危,靠的是武力,而不是在这里比口才、诡辩。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一到临机应变,则百无一能,这样的人只能为天下人所笑!”这番话说得更重了,但张昭无法应答,于是舌战结束,诸葛亮大获全胜。

不过,根据史书的记载,上面这段精彩的对话并没有真的发生过。张昭确实反对抗击曹操,属于“投降派”,但他是在孙权面前表达的观点,而没有与诸葛亮就此有过正面交锋。与诸葛亮有过“舌战”的,只有孙权。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什么舌战群儒,三国演义诸葛亮失败的原因(5)

据《三国志》等*载,诸葛亮一到柴桑就去见了孙权,没有太多客套和试探,诸葛亮直接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起兵于江东,刘豫州拥兵于汉南,都在与曹操并争天下。现在曹操占领荆州,威震四海。根据眼下的局势,我为将军考虑,无外乎两条出路: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不如早下决心;如果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投降?”

孙权听了有些不爽:“如果真如先生所说,刘备为什么不投降?”看到孙权急了,诸葛亮不慌不忙,一本正经地说:“田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能守义不辱。刘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如果成不了大事,那是命运不济,怎么能干投降敌人的事?”

孙权一听大怒,这不是小瞧人吗?刘备是英雄,我孙权难道不是英雄?孙权道:“我不能举全吴之地,10万之众,反而受制于人。我意已决,不是只有刘豫州能抵挡曹操,刘豫州失败了,还有我!”

诸葛亮要的就是这个,此时诸葛亮27岁,孙权26岁,别看诸葛亮只比孙权大一岁,但显得老练得多,诸葛亮趁热打铁:“刘豫州虽然败于长坂坡,但手下人马加上关羽统率的水军还有万人之多,刘琦所率的江夏郡人马也不下万人。曹军远道而来,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投降过去的军民又未必心服。将军如果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同心协力,必然能打败曹操!”

孙权听了“大悦”,于是定下孙刘结盟以对抗曹操的战略,这是史*载有关诸葛亮“舌战”的唯一一次。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什么舌战群儒,三国演义诸葛亮失败的原因(6)

在柴桑,张昭的确与诸葛亮也有过接触,只是二人的关系并不像大家印象中的那样,一见面就剑拔弩张,而是关系比较融洽,张昭对诸葛亮的印象也非常好。

张昭比诸葛亮大25岁,早已是天下人所共知的名士,在江东的地位也非常显要,应该说,在张昭的眼里诸葛亮还只是一名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而不是自己争辩的对手。

张昭很欣赏诸葛亮的才华,特意把诸葛亮推荐给孙权,希望诸葛亮跳槽到孙吴来。诸葛亮拒绝了这番好意,有朋友不解,诸葛亮解释说:“孙将军算得上是个好领导,然而据我观察,他能重任我,却未必能让我能尽情施展才华,所以还是算了。”

领导信任你,重用你,却未必都能让你尽情发挥,真正顶尖的人才不在乎挣多少,不在乎官多大,在乎的是自我价值是否最大化。诸葛亮没有投曹操,也没有早早地跑到刘表那里谋差事,等了很久才等来刘备,他是不会轻易换主人的。

张昭之所以看中诸葛亮,除诸葛亮过分的才能外,还缘于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诸葛亮十多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徐州刺史部琅琊国,就此与兄长诸葛瑾分手。诸葛瑾为避战乱,之后南下江东,一开始境况不太好,后结识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很欣赏诸葛瑾,把诸葛瑾推荐给孙权,孙权正在用人之际,诸葛瑾被孙权任命为自己的长史,相当于秘书长,诸葛瑾逐渐成为孙权的重要助手之一。

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什么舌战群儒,三国演义诸葛亮失败的原因(7)

诸葛瑾到江东后与张昭关系逐渐密切,他们的祖籍都在徐州刺史部,也都是从江北南下避难来的,出身和际遇相同,大概更容易交流和理解。张昭的儿子张承还娶了诸葛瑾的女儿,双方结成了“亲家”。

诸葛瑾的这个女儿、也就是诸葛亮的亲侄女,嫁给张承后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陆逊的儿子陆抗,一个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和,诸葛氏一族在江东的关系网越织越广。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