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后的心理,挨打孩子的心理调节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3-04-19 04:11:27

5、父母越吼,孩子越自卑。

李玫瑾教授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

成年后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

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

有22.1%的孩子“冷酷”,

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有的父母气急了,难听话会脱口而出:

你真是累赘;

你这样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

有时候,这些话尽管没说出口,

但是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却无声中对孩子说:

你真让我失望。

这种持续性的吼骂、贬低,会让孩子变得极其自卑,

他们会发自内心相信自己是没用的,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被接受。

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自暴自弃,

而且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孩子挨打后的心理,挨打孩子的心理调节(9)

除了吼,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罗马尼亚曾经有头黑熊,它在动物园里被关了20年,

当重返自然的那一刻,它仍然机械地在原地转圈!

人们感慨不已:它仍然没能走出自己内心的牢笼。

孩子挨打后的心理,挨打孩子的心理调节(10)

这跟养孩子何其相似!

一定要警惕父母的吼骂式养育,

成为孩子一生走不出的牢狱。

孩子的未来是积极还是负面,

全在父母一言一行之间。

所以,除了吼孩子,我们还能怎么办?

1、遵循“洛萨达比例”鼓励孩子

假如父母偶尔冲孩子发火、吼叫,

并不至于伤害孩子。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

父母批评孩子也无可厚非。

只要我们在日常跟孩子沟通的时候,

能遵循“家庭洛萨达比例”,

就能确保孩子整体人格健全发展。

何为“家庭洛萨达比例”?

这是由心理教授约翰·戈特曼提出的,

即,我们对爱人、孩子的每一句批评,

要配上5句鼓励,才能维持稳定的关系,

我们所说的话,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下面这几个鼓励孩子的黄金句子,

一定要多跟孩子说:

“我知道会好起来的!”

“再试试?我陪着你。”

“你有力量去面对。”

“你可是幸运儿呢!”

……

永远记得:

渴望被认可,是人最大的弱点,

更是孩子对父母最热切的渴望。

孩子挨打后的心理,挨打孩子的心理调节(11)

2、巧用麦拉宾法则

很多父母会发现,

反复冲孩子吼,似乎都没用。

过不了多久,孩子仍会犯同样的错。

这跟心理学上的“麦拉宾法则”有直接关系。

麦拉宾法则又叫“7/38/55定律”。

就是说,和孩子交流时,他感知到的信息:

55%的信息,是靠眼睛看的。

看你的手势、表情、态度,等等。

你是不是用手指着他说话?

有没有面目狰狞?

第二步才是听,这部分占了38%。

听的还不是你说话的内容,

听的是你的语调、语气、语速、声音大小。

最后,只剩下7%,

才是你具体对他说了什么。

也就是说,

父母跟孩子大吼大叫,

孩子真正能听到的只有7%。

剩下93%,他都在看你的肢体语言,

听你的语气语调。

所以,和孩子沟通时,

尽量拉着孩子的手,

拍拍他的肩,

摸他的头,

说话语气放平缓,

嗓门也不能太高。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

他才能听进去大人的话。

孩子挨打后的心理,挨打孩子的心理调节(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