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奎那,意大利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的最高权威,被誉为“经院哲学之王”。
阿奎那的美学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经院时期正统的美学思想,其理论上承新柏拉图派的神秘主义,下启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因而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托马斯·阿奎那读本》
什么是美?阿奎那说:“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悦的东西才叫做美,这就是美存在于适当的比例的原因。感官之所以喜爱比例适当的事物,是由于这种事物在比例适当这一点上类似感官本身。感官也是一种比例,正如如何一种认识能力一样。认识必须通过吸收的途径产生,而吸收进来的是形式,所以,美本身与形式因的概念联系着”。
这就是说,美是通过感官使人愉快的东西;其次,只有在观赏时立即使人愉快的才是美的;第三,美在形式,美只涉及形式而不涉及内容。
阿奎那认为,审美的感觉不像某些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感觉那样是纯感性的,也不像道德情感那样是纯理智的,单凭形式一见就令人愉悦。阿奎那这个观念上承柏拉图,下启康德,康德则明确表达了审美感受的基本特征:无关实利而令人愉悦,无关目的而合乎目的。
哲学家阿奎那逝世700周年邮票(梵蒂冈)
阿奎那指出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
完整与和谐是来自希腊的美学观念。圣奥古斯丁的“悦目的颜色”在阿奎那这里则以“鲜明的色彩”取代之。在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中,完整是最关键的。
阿奎那认为,事物的美除了完整性以外,就在于事物各部分的有机协调关系和颜色的鲜明。
《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探究》
在美的分类方面,阿奎那提出:美有两种,一种是精神的,即在精神上的恰当的秩序与丰富;另一种则是外在的美,即在物体的恰当的秩序以及属于这一物体的外在属性的丰富。
阿奎那强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肉体的人爱的是肉体的美,而精神的人爱的是精神的美。
托马斯·阿奎那的出现,使经院论哲学学派不仅有了他们自己最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有了对美学做出最伟大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