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3-04-22 06:30:13

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张老师”,分享我的育儿原创,一起感受教育过程的美好!


怎么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1)

三岁的小可是妈妈的小暖男,小可性格沉静,从来不像其他男孩子那样跑来跑去,他喜欢依偎着妈妈,看看书、玩玩具。这本来没什么,但是最近,小可妈妈突然发现,小可对玩具商店里那些人偶特别感兴趣,抱在怀里揉来揉去,还假扮布娃娃的妈妈。小可爸爸是个急性子,发现儿子做出这些与自身性别不符的举动特别生气,责怪小可妈妈没有教育好孩子,怀疑孩子心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喜欢玩与自身性别不一致玩具的行为也同样出现在4岁的朵朵身上。朵朵是个小姑娘,爸爸眼中的小公主,但是朵朵却不喜欢公主裙、花发卡,她看到小汽车、冲锋枪比男孩子还兴奋,常常和一群小男孩在院子里疯跑,把爸爸妈妈养育小公主的梦想击得稀碎。

小可和朵朵的表现真的是心理出现问题了吗?要搞清楚原因,首先需要了解儿童对性别认知的规律。

儿童是怎样对性别产生认识的?

怎么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2)

关于性别的问题,孩子基本上会从三个方面来建立认知:

性别概念

简单的说,就是知道谁是男孩,谁是女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这种区分,比如看到小女孩和小男孩的照片时,孩子可以准确的指认;当大人问孩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啊?孩子也能正确回答。性别概念的关键点在于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混淆。比如:一个想生女孩子的妈妈生了一个男孩子,为了满足她想打扮小公主的心理,她给儿子买来小裙子、小假发精心打扮,儿子会高兴地说:我是一个女孩子,我变成女孩子啦!

性别角色

这是指孩子心目中会对不同的性别描绘不同的样子。如果和四五岁的孩子玩过家家,小姑娘会认为自己要像妈妈一样给布娃娃喂饭、洗衣服、买菜等等,男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学爸爸去上班。

性别行为

要对性别行为有较清晰的认识,一般会在五岁到七岁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明确的建立了性别概念并且会比较抗拒与性别不符的行为。比如:一个男孩带了一个粉色的饭盒去学校,其他男孩子看见了会说:你看他用女孩子的东西,这个男孩子自己也会感到不好意思。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周围环境会在性别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强化孩子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决定了孩子对性别的认知。

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如何产生的?
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性别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人们会从外表形象、人格特征、角色行为等方面进行刻板的认知和标识化。

生理因素

男孩与女孩天生在生理结构上就是不同的两个个体,由于雄性激素的影响,男孩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探索和争斗,而女孩子则更喜欢那些安静的活动,并且逐步形成行为固化。但是实际上,男孩和女孩在发展上地差异并不大。

麦考比和杰克林对1500项有关男女比较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仅有四个方面获得了可信但是却非常微小的差异,包括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及攻击性。

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性别的强化在加强孩子的性别刻板印象,母婴店里关于女孩子的产品基本都是粉色的,男孩子的产品多数都是蓝色的,商店里会给男孩子推荐小汽车,给女孩子推荐芭比娃娃。如果我们去亲子餐厅吃饭,服务员会给男孩子拿超级飞侠图案的餐具,给女孩子提供有佩奇图案的餐具。环境因素逐步加深了孩子对性别的特定认知。

父母期待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孩子的性别进行育儿目标的设置,甚至育儿方法的性别化。最流行的就是穷养儿富养女。对男孩子,父母常常说:男孩子不许哭。对女孩子,父母会怜爱地表示:我们会保护你的。

心理学专家认为:虽然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性别角色意识,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成人应该尽量淡化性别的刻板印象,给孩子更多自由选择活动和体验的机会。
孩子对性别认知出现偏差,家长如何做?

怎么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3)

当孩子出现与性别刻板印象不同的行为时,家长应该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反应造成的异常强化。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小孩都是火星人。本意是说,孩子们充满了奇思妙想,不按常理出牌。的确,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异于常理的举动,就比如:男孩心血来潮想要试试穿裙子。这时候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家长表现得非常吃惊和激动,或者感觉难以接受,并且采取打骂的方式进行制止,那么极有可能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会想:妈妈为什么不让我穿这件衣服啊,穿了裙子到底会怎么样?这反而成为一种强化。

建议家长平和面对,如果孩子想试一试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大约就是穿上觉得有趣,哈哈大笑一阵,发现没意思了自然不会再在这些事情上过多的去关注了。

当孩子的性别认知不稳定时,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要进行无意义的行为干预。

家长们对孩子的性别总是有一种偏执的期待。如果生的孩子与自己期待的性别不符,有些妈妈会采取性别干预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性别期待心理。比如:给孩子进行不同性别的打扮。这种行为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在孩子性别认知还不够稳固的阶段,这样的干预行为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对自我性别的认知。

这让我想到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在他儿时即使被打也要坚持:“我本是男儿郎”。但是后来在暴力下小豆子屈服了:我本是女娇娥。长大后的小豆子心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真的认为自己是女的,但是很明显,他小时候并不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一种人为干预。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有更广阔更自由的体验空间,尽量不对事物贴性别标签,弱化性别刻板印象。

人们习惯于让孩子按照性别来做该做的事,这种说法是合理的,但这不代表孩子不能进行其他活动的尝试。小到玩具,大到职业,都应该让孩子有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而不是唯性别论。

孩子都知道妈妈应该做饭,而实际上有很多优秀的厨师是男性;女性喜欢漂亮的衣服,但是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中很多也是男性。从长远考虑,任何时候,成人都不要鼓励孩子从性别的角度去做选择,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尊重孩子对活动的体验,而不是性别的体验,这是两个概念。

儿童对性别的偏差会随着年龄增长进行自我修正

怎么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4)

我家小宝小的时候,任由我在他头上夹个小发夹,扎个小辫子的行为,并且每次都哈哈大笑。但是现在他长大了,即使我给他带一只红色的水杯,他都要和我闹半天,因为这是女孩子用的东西,带到幼儿园会被小伙伴们笑话。

当孩子年龄再大一些,进入小学,他们却不会再为表面上具有性别特征的物品而困惑,比如:红色的围巾或者衣服都是可以接受的,他们也会对性别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塑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并且坚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完全可以进行性格认知偏差的自我修正,这和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

总结:关于儿童性别的认知,成人应该鼓励孩子顺其自然,不干预、不强化,不进行事物与性别的标签式对应,让孩子对世界有更多的感知过程,并在感知中充分地获得经验和认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