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泻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大便偏稀,次数也相对较多。孩子是不是拉肚子了?这时候该怎么办,是赶紧止泻还是去看医生呢?
1.大便偏稀或者次数比较多不一定就是腹泻。因为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变多以及性状的变稀为特点的。
比如: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性状本身就偏稀,次数也会比较多,这就并不能称之为腹泻。
没有真正所谓『母乳性腹泻』的概念。
因为我们希望引导大家以母乳喂养的孩子为标准,所以母乳喂养孩子的偏稀的便便是十分正常的,谈不上什么『母乳性腹泻』。
但如果孩子平时每天大便1次,某天突然3、5次;平时大便基本成型,突然变成稀水便。
出现这样的变化,就一定是腹泻。
出现了腹泻症状时,如果孩子的饮食、起居及精神状况也发生改变,又哭又闹、不爱吃东西,睡觉也不安稳,那么就更能断定是腹泻了。
2.如果确定孩子是腹泻,还要继续判断孩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
腹泻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今天我们着重谈的,就是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病毒和细菌等引起的。
现在的情况是,病毒的原因占多数,细菌占少数。
这个和我们家长小时候不同,我们那时候是细菌感染占多数,就是痢疾;而现在是病毒感染占多数,比如秋季腹泻。
那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的干净程度也提高了,经口进入的细菌少了,所以细菌感染的比例降低了。
感染性腹泻基本上都是胃肠炎,往往会有发烧现象,而且因为胃的症状在先,肠的症状在后,所以在腹泻之前,经常会有呕吐的症状。
所以在感染性胃肠炎发作的早期时候,往往还没发生腹泻,只有呕吐。随后可能才会发生腹泻,在腹泻之后,呕吐的症状就会随之有所缓解。
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一般是稀水一样的大便,俗称『蛋花汤』样。
因为每次排便量会很多,容易让孩子脱水。
脱水这个词太专业了,家长可能不太理解。但如果你观察到孩子尿少、口干、哭的时候眼泪少或者没有眼泪,就意味着孩子因为腹泻而脱水了。
上次有个家长带着孩子来门诊,腹泻好几天了,我让孩子张开嘴巴,一看舌头上都已经*出现小毛刺了,可见孩子脱水了。
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常见黏液或者脓血样物质,每次排便量并不多,但是大便次数多,有所谓『里急后重』的感觉。但因为每次排便量不多,所以不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细菌性腹泻是通过粪口传染,即环境中如果出现细菌污染源,细菌经孩子的口腔进入消化道,就会引起细菌性胃肠炎,出现腹泻症状。
现在家长都觉得家庭环境很清洁,很难有细菌感染,所以不太在意。但有时候正是因为太干净了,孩子接触细菌少了,反而肠道对细菌的免疫力有所降低。
因为日常环境中现在普遍比较清洁,但孩子接触一些特殊环境时,就有可能有细菌性腹泻的隐患。
病毒性腹泻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其他还有腺病毒、诺如病毒等等。判断是什么种类的病毒腹泻,在医院除了要查便常规外,还要查病毒抗原。
病毒性腹泻比细菌性腹泻的传染途径更多。
除了粪口传染外,还有就是呼吸道传染,所以其实病毒性胃肠炎很难预防。
也就是说环境再清洁也没用,如果大人出去公共场合携带了病毒,回家就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孩子。
所以到了秋季,从来不出家门的小孩子,都有可能得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就是这个原因。是家长从外面带回了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给了孩子。
当判断孩子有腹泻症状时,该不该立即止泻呢?
其实,腹泻可以说是我们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腹泻是一种症状,是为了把肠道里产生废物排出体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些废物包括对身体有害的细菌、病毒等等有害的物质。
所以,孩子腹泻后,先要寻找腹泻的原因,要针对原因进行治疗,而不是仅仅是把腹泻的症状给止住了。
否则止泻虽然把症状给抑制住了,但引起症状的毒素却留在了孩子体内,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另外,快速止泻因为药物突然抑制了孩子肠道的快速蠕动,很有可能引起肠套叠,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所以,再次强调一下,孩子腹泻时,家长不要自行做主给孩子止泻,但一旦怀疑孩子是感染性腹泻时,需要及时就医。
医生判断腹泻的情况一定需要化验孩子的大便,为了提高家长带着孩子就医的效率,可以将家中孩子的大便带去医院进行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