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局长,宫春特别愿意去学校里看看孩子脸上有没有阳光舒展的表情,因为这能反映出学校生态圈是不是适合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向“无差别入学”迈进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词在教育界并不陌生,直到现在,仍有部分地区备受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低、优质资源少等问题困扰。同样面对城乡二元结构,市中区选择走“集团化办学”路径,这一推进就是九个年头。
“正式启动集团化办学是在2013年,由分管区长挂帅。”宫春表示,最关键的是选准龙头校,培养理事长,因为他们要通过额外付出带动更多人,因此起步阶段并没有全部推开,仅有27所学校参与,含10所龙头学校。“因为效果好,有学校请缨加入,第二年就扩展到了55所。”
直到2017年,市中区实现了“集团化办学”全覆盖,这意味着每一所学校都有所属集团,都有一起抱团发展的伙伴。比如,胜利教育集团有10个校区,10个校长有不同分工,有的重点抓集团人事调配、教师交流搭配,有的侧重德育研究,有的能带动整个集团的教学教研发展。这种集团内的“一体化”,让大家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宫春表示,2013年至今,济南市中区通过“集团化办学”,20所新建学校实现高位起步弯道超车,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少的问题;16所老城区学校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解决了老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23所农村中小学逐步成为城郊学校优质升级的样本,解决了城郊学校办学水平较低的问题。
“虽然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大家特别尊重差异,特别是尊重校长们的选择。”在宫春看来,教育本身就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集团的发展也应找到最近发展区,让大家向着合适板块去发展。而集团给出的回应,恰恰是美美与共的状态。
“我们当干部是干什么的,不就是解决问题吗?在问题面前,我们就要有一种问题解决思维。”宫春认为,归根到底,作为局长还是应该多想一些,让校长在办学过程当中少为难些,可能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小县城有小县城的困惑,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烦恼。区情不同,面临的困惑也就不一样。对于济南市中教育而言,它现在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准,那么下一步的突破点、要攻克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单就目前来看,市中区部分学校依然存在师资和优质资源供给方面的不均衡。有些学校学位紧张,有些学校地广人稀,这些现象确实存在。”宫春指出,他们计划在校舍资源、学位供给等方面持续做好调配,也想借助集团化办学实现学校间的质量没有太大差异,达到“无差别入学”的理想状态。
何为“无差别入学”?宫春的理解是,集团里两个相邻校区要在资源配置、教师力量搭配、求学机会上没有太大差别。但话说回来,并不是给的一样就是教育公平,而是应该强调分析每个孩子、每所学校的不同之处。
作为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局长,除了关注学生的表情,宫春还要关注老师的情绪和校长的难处,她想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支持。
尊重和松弛
9月27日,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按照每三年为一轮,让专职教研员区城镇和农村学校蹲点驻校,统筹组织城乡学校结对共进。这个提法释放了什么信号,能在济南教育界激起怎样的水花?
“济南在这时候强化教研,就是为让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具体到市中区,其实我们一直把教研紧抓在手中。”宫春透露,当天上午开完会,她下午就在办公会上分享,要有空杯心态和归零心态,要怀着谦卑之心。“现在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代表今后能一直走在前,必须要有持续学习、持续改进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完善意识。”
交流过程中,宫春引导大家找准定位,摸清楚情况。“昨天已经给大家布置作业了,回去进行问卷也好,鱼骨图设计也罢,SWOT分析也行,头脑风暴也可以,要找到当前在教研员自身建设、学校学科教研,甚至是集团教研等方面到底还有哪些问题。”宫春说,找到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再去有针对性破解,这是定位问题。
“我们不仅要向外对接市教研员、省教研员、教育部教研机构,还要向内对接教研团队和一线学校,针对实际需求具体研究。”在宫春看来,新的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教研员非但不能缺席,还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年来,教研团队也比较给力。交流完,大家有一种再次被激励、被赋能、被点燃的感觉。”
作为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局长,宫春特别愿意去学校里看看孩子脸上有没有阳光舒展的表情,因为这能反映出学校生态圈是不是适合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希望学生能在润物无声的状态下自然生长,而我要做的,就是关注老师的情绪和校长的难处,看看能为他们提供哪些支持。”
“我也要和大家分享碰撞,那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是我特别愿意看到的。”让宫春欣慰的是,由于对一线的尊重,大家的工作状态比较松弛,学术自由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偶尔也有老师反映会议多、课不好调等具体问题,只要时间允许,我就帮着出主意、给支持。”
宫春相信,等到梦想实现的时候,老百姓的孩子就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不像领导”的教育局长
即便是教育大区,也会有短板,市中区也不例外。宫春认为,他们虽有很好的老师和干部,但还是存在不均衡,“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平台,把薄弱点补上来,带动大家持续改进提高。”
2020年暑假,济南市市中区提出,要经过三个“5年计划”,实现市中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社区教育多元丰富,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构建起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形成社会各方共治的共建共享教育生态。
“简单来说,就是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让老百姓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最优质教育。”宫春认为,向着这个目标持续迈进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发展。宫春透露,在这样一个教育大区担任教育局长,压力确实大。在这种压力状态下,她倒没有迟疑,有的是本领恐慌和自我提标的迫切需求。
“好在我们团队特别给力,而且我们一直坚持:与其更多地在意压力,不如把有限的时间和经历放在那些可控的、我们能做的实实在在的事儿上,用小成功来激励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迈、一个扣子一个扣子地解。”宫春说,也因此,她有时就忘了压力存在,但每每坐下来想,还是能感受到压力,但不影响更好地做工作。
宫局透露,她虽是班子里年龄最小的,却发现大家也只是分工不同,没有哪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即便到了学校,有些老师也会很认真地说:教育局领导不像领导,更像是一同成长的伙伴。
作为市中教育的掌舵人,宫春要培养团队,还要思考未来教育发展。她意识到,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她要向着打造一个完美团队的路径去努力。只要大家齐抓共管,再难的事儿处理起来也会动力十足。
未来,她想借助集团化办学,向着打造“无差别入学”的理想愿景去努力。宫春相信,等到梦想实现的时候,老百姓的孩子就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往期回顾 >>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