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战争片豆瓣打出9.6分,分成三部,共270分钟。
影片是德国视角下反思战争的作品。
故事讲述的是,在德国五个一起长大的年轻人,1941年-1945年期间各自人生经历....
一口气看完,不禁想说,战争里的故事,全是事故。战火也绝不是适合翩翩起舞的背景音乐!
当代8090的我们,总有些人试图把战争描绘成一种另类的“美感”,但我觉得这是一种亵渎,是对战争的蔑视。
蔑视,总会付出代价!
影片一开始,五个主人公聚在小酒馆里,为了即将的分别而狂欢,听音乐,跳舞,喝酒....
面对的是战争,眼睛里却闪着光。
格雷塔建议闺蜜夏洛特向威廉告白,但夏洛特却说,“反正几个月就结束了。”显然,她错了。
德国从高唱凯歌到陷入困局,如一股泥石流,裹挟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
我在影评区里看到一些网友认为这部电影9.6分偏高,确实,和其他战争片相比,这部“娓娓道来”的叙述手法,有点淡。
但我认为,恰恰是导演在叙述方式上的克制,成就了电影的高度。五主人公皆是小人物,故事通过战争这把手术刀,解剖社会,人生观,甚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五种个性,五种选择,五种命运。他们代表着我们无数的人,像是一场预演,告诉我们,战争就是摔碎一切。
单纯的坚信第三帝国永存的爱国女青年夏洛特,战争葬送了她的爱情,也葬送了她最初的信仰,在发现亲密的同事是犹太人时,她挣扎,却毫不犹豫的举报了。但后来为了救赎内心的罪恶,她挽救苏联护士,却错过了撤退的机会。可命运眷顾她,当时举报的犹太人后来成为苏联女军官,以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放了她一条生路。
军人家庭出身的哥哥威廉,有着极强的使命感,作为儿子,战士,爱人,他履行他该负担的一切重担,可最终他失去了一切。最后,当他没有援兵,眼前的兄弟们会全部牺牲掉时,他崩塌了,他放弃了所谓的责任。
弟弟弗雷德是一个文艺青年,热爱读书,他五个人中最清醒意识到战争残酷的人。正因如此他才悲观,无力抵抗一切。也许是内心的反叛和崩溃,这让他故意点烟吸引了敌人炮火。
维克多,一个犹太人,裁缝的儿子,从死亡列车中逃出后一直在流亡。他为了活着隐藏自己是犹太人,而为了一车犹太人他又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战争结束后,他试图寻找格蕾塔,可他只找到了曾经的党卫军军官,他仍然拥有权力,全新的世界,可权力却一直在恶魔手里,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格蕾塔是我要写的对象。她一个小酒馆的女招待,面庞姣好,有唱歌天赋,梦想着做女明星的浪漫慵懒的女人。为了给犹太男友维克多弄到一本通行证而委身党卫军,也敲响了自己人生的丧钟。
《我们的父辈》比作一颗洋葱,每拨开一层,都足以触动内心,而今天我拨开的这一层,是剧中一个女人,格蕾塔悲剧的短暂的一生。
如果没有战争,维克多一定会继承家里留下的裁缝店,过上平静富足踏实的生活,他和格蕾塔会和普通情侣一样,可是战争偏偏来了。
五个人临行前的狂欢招来了党卫军,格蕾塔因此结识了党卫军突击队长马汀。
当格蕾塔走进马汀巨大豪华的办公室,她没有一点畏惧,也许她早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不是那种对自己的魅力一无所知的单纯少女。
马汀的视线从文件移到她的脸上,眼神颇具侵略性....
果然,眼神胜过语言。两个人心知肚明。
对于格雷塔来说,马汀可以帮她弄到通行证,而通行证是犹太男友维克多活下来的唯一生机。为了通行证出卖身体,这是无法避免的交易,她顺理成章地麻痹自己。
然而同时,马汀也暗示她,可以帮她实现做女明星的梦想。所以这一次交换,格蕾塔并没有那么抗拒。
格蕾塔把“通行证”交给维克多,但此时她并不知道,马汀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而是布下陷阱,把情敌送上了去集中营的死亡列车。
格蕾塔变成了马汀的情人。在马汀的帮助下,她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婉转的歌喉通过收音机传向帝国的各个角落。也包括前线的医院。可这种美妙的音乐在前线医院还有另一个可笑的用处,当伤员惨叫声连连时,医生让护士把收音机开大,压过惨叫。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蕾塔早就忘了马汀是个魔鬼。或许她认为,魔鬼是不会让她成为明星的,能让她成为明星的人,也不再是魔鬼了。
格蕾塔开始变得需要马汀,当他为了陪伴家人冷落她时,她甚至为自己忿忿不平。
渐渐地,马汀也开始疲倦,但他不明说,还包装了一套精致的说辞,帮她开“演唱会”。
格蕾塔听到演唱会,满眼放光,但继续听到解释后,原来只是去前线慰问表演,不免有些失望,但她还是接受了。
在前线,格蕾塔和伙伴们重逢,四个人唯独少了维克多。当伙伴们的追问维克多的去向时,格蕾塔说得有些轻描淡写,在她的内心深处,无法直视维克多了。
几个人短暂的相聚,格蕾塔十分开心,但她没有留意到,此时几个伙伴的眼眸中再没有了往日的光彩。
很快,格蕾塔也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当一个满身鲜血的伤员痛哭惨叫,夏洛特毫不犹豫的扑上去救援,她眼神坚定,在四下没有帮手的情况下,她看着格蕾塔,并示意然她过来帮忙。
格蕾塔无比震惊的愣在原地,她像看着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夏洛特。她无法想象夏洛特是怎么挺过来的。
从前线慰问演出格蕾塔终于回到柏林,这时候,格蕾塔心态产生了一些变化,战争和战况,和她想象的都完全不一样。
酒吧里,德国士兵还在高喊着胜利的口号,甚至有些虚张声势。格蕾塔漠然的看着,烂醉的士兵过来*扰时,她毫无顾忌的讲出了战争的悲观言论。
此时,酒吧里的士兵突然愣住,大家像看着异类。
而格蕾塔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葬送了自己。
从前线回来后,格蕾塔发现马汀有意躲着自己,并且她丝毫没有反思到为何马汀会送她去前线演出,她甚至任性的打电话到马汀的家里。
马汀尴尬地从老婆手里接过电话,马汀知道,格蕾塔已经变成一个致命的麻烦。
随后,马汀利用格蕾塔在酒吧的反动言论逮捕了她。进了监狱的格蕾塔终于意识到了危险,但为时已晚。
格蕾塔在监狱里,终日惶恐,但终究变成了麻木。
她再也没有像女明星般闪耀,眼神麻木。若不是狱友问她是不是女明星?她甚至会以为,自己是做了一场梦。如今,美梦醒了,可噩梦开始了...
影片尾声,德国战败,贪生的马汀没有和其他党卫军一样自*,他听着曾经情人的歌,又想到情人还能救自己一命。
他去监狱找到格蕾塔,手上拿着一沓文件,这些文件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救过一个犹太人,以此作为脱罪的证据。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在马汀进到监狱的刹那,格蕾塔眼眸一颤,似乎是不想让马汀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又或者内心还有一丝丝期待,马汀是否可以救她出去。
可马汀冰冷的眼神早就说明了一切,格蕾塔想的,只是幻想罢了。
这个镜头还让我想起电影《色戒》,王佳芝在被执行死刑前的那一瞬,她的眼神里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最后的生死关头,她能在思考什么呢?我想大抵就是,易先生是否还能来救她这样的幻想罢了。
砰,一声枪响。
格蕾塔的人生落幕了,这个结局和王佳芝是一样的,这就是她的故事。
那枚闪耀的鸽子蛋,让王佳芝忘记了初心;夺目的舞台,也同样让格蕾塔迷路了。
就像影片最后监狱里的那只小鸟,明明有翅膀却终究飞不出去。
我想,如果格蕾塔能读到人生的剧本,她还会选择唱歌,也可能会成为女明星,但她不应该,也不会再为马汀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