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大型话剧《英雄儿女》本轮最后一场演出落下了帷幕,至此《英雄儿女》今年所有的演出圆满收官。话剧《英雄儿女》今年共计两轮演出,近万名观众走入剧场,年龄最小的观众7岁,最年长的是一位91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口口相传了英雄的红色故事,拉紧几代人间的情感纽带,传承了中华儿女的红色精神。
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关心下,大型话剧《英雄儿女》由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指导,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联合出品。编剧喻荣军在创作前期采风时探访了几位志愿军老战士,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汲取到灵感,写下了《英雄儿女》的开场——在零下温度的冰雪战场用雪“暖”脚。导演胡宗琪则将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通过两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进行一段普通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反差的开场让志愿军老战士们演出伊始便陷入了回忆,边看边想起当年战乱纷飞里那一次次日常的极限突破。也让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直观地看到了革命先烈的不易,受到感动的同时更为坚定地承担起了大家与小家赋予的责任。导演胡宗琪在则带给观众不同于电影和小说的现场体验,《英雄儿女》的现场演出是为观众准备好的一支支画笔,走进剧场,在黑白的记忆里填上了能留在记忆中的色彩,这个老故事也将带着新色彩被传承给下一代人,也许就是舞台作品带来的传承。
成年人感受共鸣,青少年难掩热血。观众周同学在观后留言中写下了对炙热英雄气的敬仰:“课本上的文字构建了我对抗美援朝的认知框架,文艺作品拓宽了我对这段历史认知的维度,话剧的现场感让我感受到了以往没有的温度,炮火的炙热、演员的嘶吼,这种近距离的、人对人的传递更丰满了我心里对抗美援朝和英雄的完整性。”
话剧《英雄儿女》在不同年龄的观众间都引起了极大反响,“让我们向志愿军烈士、志愿军老战士致敬!”“英雄城市,英雄人民!期待新时代新精彩。”等成为年轻网民看完该剧后的主要观点。每个时代的青年、少年都有他们该面对的困难,也有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一部文艺作品让历经生死的老战士看到了记忆、让国之栋梁的成人看到了感动,他们看的是过去、是当下,而青少年看的是历史,想的是未来,从上海这座城市出发的未来,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未来。(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