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龄公主最终结局,德龄公主最后是什么结局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2-12-29 05:16:4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与西方接触、碰撞、摩擦的重要年代,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史,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隔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成立,2月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将近百年的时间,清廷除了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力抗外侮,也一直处于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拉锯。在晚清时期,有位女子对深宫中的慈禧太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虽然最后无力改变清朝灭亡的结局,但其传奇色彩不减,她就是有着“德龄公主”之称的裕德龄。

德龄公主最终结局,德龄公主最后是什么结局(1)

虽然不算是真正的清朝公主,但裕德龄的存在,一度点活死气沉沉的晚清后宫。

长达6年的海外生活,对正在成长的德龄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她不只学会了流利的外语,还精通多国国情,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俨然成为一名有深度的知识女性,这主要来自国外的那些年,与各阶层异国人士的广泛接触。有了这样的背景,也注定了德龄的一生不会太过平凡。长达6年的海外生活,对正在成长的德龄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她不只学会了流利的外语,还精通多国国情,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俨然成为一名有深度的知识女性,这主要来自国外的那些年,与各阶层异国人士的广泛接触。有了这样的背景,也注定了德龄的一生不会太过平凡。

1903年春天,裕庚因任期届满归国,10多岁的德龄也和哥哥、妹妹及母亲一起返回清朝。当时正值列强入侵,慈禧太后急缺能贴身辅佐她与各国使节、使节夫人打交道的人手,她从庆亲王口中得知,裕庚的女儿们精通外语及西方礼仪,便立刻下旨,召见裕庚的夫人,带着德龄、容龄姊妹入宫觐见,并将她们留下,担任她的翻译,位列紫禁城八大女官。

在清宫的2年,慈禧太后对她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毕竟以前几乎没有谁能像德龄那样,快速且精准地翻译,帮助慈禧掌握访客来意,这让她在接待外国使臣时多了份安全感;对于几乎不了解西方的慈禧,所提出许多古怪的问题,德龄也总能一一解答,让慈禧觉得,实在难以离开这样一位伶俐的女子。

不过,在清朝宫廷的时光,德龄越来越不快乐。保守而险恶的清宫,德龄2姊妹的存在显得相当“突出”,满心期盼能带给中国新气象的德龄,也是在这里目睹了清帝国如何走向衰亡。

德龄公主最终结局,德龄公主最后是什么结局(2)

德龄的母亲路易莎·皮尔森。

自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一直被慈禧太后幽禁在瀛台,对外则宣布皇帝生病,由太后训政。面对年轻的光绪帝,德龄可以感受到他的抱负,以及他如何希望中国富强,使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然而,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矛盾太多,慈禧的专制、守旧,与光绪皇帝的开放、改革产生巨大碰撞,注定除弊革新的脚步会受到许多阻碍。

此外,德龄也在与慈禧的相处过程中,发现她经常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严惩下人,手段残忍,是受过西方文化薰陶的德龄难以接受的,让她十分恐惧;而慈禧对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严厉批评,也让她明白,自己几乎不可能说服慈禧,改变其腐朽的封建思想,接受改革维新,弄不好还将招致*身之祸。

有关德龄离开清廷的原因和过程,有不只1种说法,但最为普遍的是1905年,德龄因为父亲病重,暂时离开紫禁城去往上海;同年12月,裕庚病逝,之后,德龄便以“百日孝”为理由,再也没有回去过慈禧身边。

虽然关于公主的封号,外界普遍认为是德龄自己封的,或者只是笔名,方便她日后撰写和推销自己在清宫的所见所闻,也可能是在头衔翻译时产生的落差;毕竟她虽出身官宦之家,却非皇族,也无可靠史料证实她曾破格被封为公主。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西方文化都游刃有余的德龄,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中国遭西方侵略的环境下,确实是慈禧太后重要的膀臂。

德龄公主最终结局,德龄公主最后是什么结局(3)

左起:瑾妃、裕容龄、慈禧太后、裕德龄、德龄与容龄之母、隆裕皇后。

离开宫廷后,德龄去了哪裡呢?她于1907年5月21日,与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副领事迪厄斯·怀特(Thaddeus C. White)结婚,为了纪念自己见证的中国历史,德龄著手撰写回忆录和文学作品,1911年出版第1本英文回忆录《清宫二年记》,以第一视角披露了许多慈禧及清宫的生活,声名大噪;透过她,西方人得以一窥古老且神祕的中国。

除了她自己的写作,后世也有一些关于她生平的翻拍作品,如2006年推出的29集古装电视剧《德龄公主》。

1915年后,德龄随夫远赴美国,余生几乎都在那里度过。可惜的是,德龄并不长寿,1944年11月的一天早晨,她因在加州遭遇车祸,重伤不治,享年59岁,这位“公主”的传奇人生也就此画下句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