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按着套路开演的,必然会被嘲。毕竟观众反感的不是角色类型没变化,而是反感演员诠释的方式没区别。投资方和平台或许可以简单粗暴地将剧集分为各种类型并批量生产,但等到真正看剧时,观众看重的并不是进入某一类型的演员,而是演员们是否塑造出了处在某个行业、某个人生阶段的人。
编剧谭梅梅认为,“任何角色的言谈举止和行为作风,都有相应的动机支撑,是在生活中能遇见的人。要把每个人物放入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里生长,赋予每个人不同的眉眼,让他们获得自己的生命。如果演员都没把角色的背景、性格和由来分析清楚,‘流水线作业’肯定无法令观众信服”。
为啥“XX专业户”和特型演员就不算重复?
然而,市场上有很多“专业户”,比如常年出现在婆媳剧中的“恶婆婆”“好媳妇”,又比如一些习惯于塑造“又贱又怂”小人物的演员;当然还有一些特型演员,一辈子就演一个角色,但他们基本都没收到过差评。
@柳飘飘了吗 认为,“XX专业户”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夸赞,说明面对一个类型相似的角色,演员有能力凭借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去设计专属于这个角色特点的细节、神态、语气、情感表达方式等,来树立人物的个性,“这种专业性,正是把同一类角色演得不重复的保证。例如早年演过很多古装反派的沈晓海,但每个角色都各有特色,像《金蚕丝雨》中的‘玉面狐狸’傅玉书,《爱情宝典》的人贩子周舍,都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坏得完全不一样,观众才会反过来呼吁某些演员跟某类角色‘锁死’,称他为‘反派专业户’,这是对其专业性作出的褒奖。”
而特型演员更是行业“刚需”,@柳飘飘了吗补充道,“这类演员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毕竟长得像不像某个人是一种先天要素,算是老天爷赏饭吃”。
某种程度上,特型演员、“XX专业户”和必不可少的同类配角都是应市场需求而生的事物,自然就不存在争议。
“角色半永久”都是演员的“锅”吗?
整部影视作品中,演员的确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最后推到台前的就是演员,所有人的工作都是为了演员能够更出彩。“角色半永久”,很容易被认为是演员自身的不思进取。
但演员困在舒适区的成因是多样的。谭梅梅认为这需要根据演员的类型区分,演员分为两类,一类是她认知中“真正的演员”,他们踏实演戏、渴望突破,这其中的头部演员基于个人艺术追求,对角色自然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另一类则是明星和流量,明星人设化是今天的娱乐工业的行业规则和逻辑,他们本质上是一种“商品”,经纪公司更希望优秀的角色人设能“焊死”在本人身上实现加成,这类艺人需要扮演粉丝喜爱的角色,否则“商品”的市场价值会大大受损。
构成流量时代的明星被流量困在相应的舒适区时,行业也为“半永久演员”建起了一座围城。
细数市场上的的剧本,不少都存在对角色塑造模式化的问题:相似的个性,相似的人物背景,相似的标签,比如“都市丽人”“霸总”“傻白甜”“沙雕女主”都是套用一种流水线模板,这是创作端的“锅”。由于人设和剧情的千篇一律,就算是本受大众认可的演员,演多了可能也会陷入模式化表演。
其次,编剧在构思角色时,通常会代入一个已经演绎过这类角色并大获成功的演员形象,这种想象最终还会转化为对导演和投资方的选角建议。曾负责《隐秘的角落》选角的百灵工作室选角导演李俊霆则进一步剖析了选角的逻辑:“演员就得贴合角色,跟角色的契合度高。为了验证契合度,我们除了观看演员以往塑造过的角色以外,还会观察演员的生活状态或者在真人秀上的表现——看看他们聊天的内容和展露的性格,辅助我们判断ta是否适合这个角色。”选角时对演员与角色适配度的追求,也就无外乎“半永久”的演员,每部戏多少都带点相似的个人特质了。
@柳飘飘了吗 也解释道,剧本套路化既是以大数据为影视作品衡量标准的结果,更是行业逐利的表现。只要市场对某类型剧给出了正向反馈,行业便一直反复套用,直到“榨干”为止:甜宠剧、仙侠剧……都是经过精确计算过的产品,它们拥有精准的用户画像,什么时候发糖、什么时候开虐、男主角什么该露肌肉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而经典角色的再次演绎或者“角色半永久”,都不过是这种已被市场验证有效模式中的必然一环。
跳出舒适圈就解决问题了吗?
转型这事儿,不少“半永久”演员也操心过。但对于他们来说,舒适圈内不见得有更高建树,跳脱出舒适圈,也未必能走得远。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甚嚣尘上,核心竞争力不完全看业务能力。就内娱初代的流量偶像而言,他们目前的年龄阅历按理应该撑起更加丰满有层次的角色,但他们的“战场”不止在演戏上:常驻综艺持续输出美照“营业吸粉”、公布事无巨细的活动行程“固粉”……博取流量的新玩法太多,哪还有时间去精进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