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又称阉人,是封建王朝的极端产物,一直以来像异类般存在于历史长河中。
人们对这个群体或耻笑、或谩骂、或悲愤,唯独没有尊重感,还总带有强烈的窥私欲。
本文将还原清末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人生片段,从他悲剧的一生中,窥探这个庞大群体的与众不同之处。
1 净身
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的秋天。
天津静海县,吕官屯。
一个只有二三百户人的小村子里热闹非凡,因为从这个穷乡僻壤里走出去的一个大人物荣归故里了!
要请全村人吃三天肉包子、唱大戏、给庙里菩萨重塑金身。
这人就是当朝“三品”大员,隆裕太后的大总管,有权有钱有势的小德张。
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出动了,要一睹这位“御前大红人”的风采,据说县太爷被他赐酒的时候,喝多了溜到了桌子底下。
人们的心里震撼了,一个穷渔民的儿子因为去了“那玩意”就能升官发财、成为人上人?
这无疑是苦难生活中的一丝曙光。
围观者中一个男孩深受启发:小德张是个狠人,为了出人头地,12岁就能挥刀自宫闯京城。
只要有权有势了,曾经欺负过自己的人能跪地上磕头求饶。
这个男孩名叫留金,当年只有6岁。
接下来的四年里,留金家出现变故,被地主恶霸欺压受冤,全家人流浪乞讨,穷到什么程度?一家老小有时冷饿到连话都说不出来。
留金想起了小德张,一个坚定的想法冒了出来:
我要去宫里当太监!我要为被地主欺压而蒙冤的爹报仇!我要让全家人吃饱饭!
在留金的以死相逼和坚持下,留金爹背着他娘,给他在家偷偷做了阉割(又称净身)。
为什么是亲爹给做呢?
一来因为留金家没钱,花不起钱找“刀儿匠”(净身师)做手术。
二来因为人们虽然羡慕太监,但又十分瞧不起他们。谁都知道男人没了那东西,不是个“完人”了,背地里都称呼他们为“老公”,这是对太监侮辱性极大的称呼。
这事儿得偷摸干。
(前方高能预警!心理素质欠佳者请选择性阅读)
那天,留金躺在炕上。
他爹含泪把面黄肌瘦的孩子固定在了炕上,四肢用麻绳绑紧,用手在他两腿之间摸索了几下,瞪起双眼,一咬牙,捏紧了留金的关键部位,手起刀落,刷地一下把留金的“宝贝”齐根切了下来!
鲜血顿时喷溅。
“啊呀”一声,留金嗷的一嗓子喊了出来,全身猛烈抽搐了几下就疼得晕了过去。
留金爹看着孩子下身不断涌出的鲜血,傻了,手里锋利的长把剃须刀顺手跌落。
慌忙间想起之前跟邻村太监家属打听过净身细节,赶紧把准备好的棉花堵在孩子伤口上,意图止血,但是没用。
留金身下垫着的白纸一片血红,眼瞅着血止不住了。
咣当一声门被推开,是留金的大伯来了。
他从邻村又打听到了更细致的方法,掏出上好的香油用猛火加热,撒入花椒,待花椒被炸焦了后,捞出,把香油晾凉。
没错,就跟你在厨房炸花椒油一样。
这个油是止血用的,但是涂到伤口处是不可能的,会随着血流走。
得用糊窗户的那种毛头纸,蘸着花椒油,贴在伤口处。
一次次地敷,一次次地换。
留金爹根本想不到,他这通蛮干不但差点要了孩子的命,还给留金留下了后遗症。
虽然在清朝当太监得割干净,但也不能全割,得留那么一点点。
否则等伤口好了后,收口的皮肤就会向内缩,排尿就麻烦了。
会形成一个“扇子面”,把裤子打湿,怎么见人?
留金就是因为私自净身,不专业,就落下了“遗尿”的毛病,几天不洗澡身上就能发出一股怪*味。
所以当了太监后,至少隔五六天就要洗一次澡,再擦上“林文艳牌”花露水,以及一块现大洋一小瓶的雪花膏,用来遮味,走起路来老远就闻得见喷香。
难怪有人嘲笑太监时,会骂“臭太监”。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为了当太监受了这么大的苦,必定会回一句:你!你不是吃人饭长大的!你不得好死!
接着说那锅花椒油,还有个用处,得炸东西。
炸什么?炸留金被切下来的“命根”。
这是净身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仪式,是历代太监决不可破的规矩。
油炸的时候还得掌握好火候,不能炸糊了、炸酥了。
因为被炸透了的“命根”,会变得固化,才可以被包上纸长期保存。
为啥呢?
等将来太监终老临死之前,得跟“命根”一起下葬,才能被视为一个“完人”,才能有脸面去见地底下的列祖列宗。
有的人为了这个命根子,还白白奋斗了十几年。
怎么回事呢?
《钦定大清会典》规定:禁止民间私自净身,否则问斩。
因此,大多数人是在“专业机构”里,由“刀儿匠”(净身师)完成净身的。
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之前,北京城有两家“垄断性私企”。
分别是住在是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家,和住在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家。
这两家是专门干净身营生的。
要说净身手术不复杂,为啥就他们两家能干?
因为人家宫里有人啊。比如毕家的家主就在“内务府会计司”当差,是七品官。
“小刀刘”是六品顶戴,御用净身师,李莲英就是在他家地窖里被净身的。
每个季度这两家都要给总管内务府送去40名太监。
所以,净身这一类的“手续”都是由他两家包办的。
正式净身前,还得看被净身者是不是块儿做太监的“好苗子”。
年纪得合适,6-18岁。
人还得机灵、长得不赖,得健康。
憨傻痴呆莽撞的不要,宫里都是贵人,要求极高。
看看照片就知道了,在宫里行走的要是长得歪瓜裂枣的可不成样子。
端康皇贵太妃(光绪帝瑾妃)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