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版春天在哪里歌曲原唱,小小少年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4-15 11:16:38

越来越多小孩使用手机、平板等设备。/视觉中国

孩子过早地接触流行歌曲,是不是一件好事?

1762年,卢梭在他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里曾提出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也即是“顺应自然法则,顺应孩子的天性”,卢梭认为孩童应该演唱的是同他年龄相符,歌词和他思想同一阶段的音乐,不应超过他们年龄认知的限度。

他在书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既长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儿童版春天在哪里歌曲原唱,小小少年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9)

卢梭认为我们不应违反儿童的天性。/《本杰明·巴顿奇事》

正如有位网友所说“看他们(小孩)唱《孤勇者》最奇怪的地方,就在于有一种听小孩说教的别扭感。”

不过在现在的环境下,让孩童完全远离流行歌曲的真空环境显然是不存在的,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大街小巷每家奶茶店、文具店,还有电视上的综艺节目,你无法切断所有的传播渠道,只为营造一个隔绝流行歌曲的“无菌”环境。

流行歌曲并非原罪,但孩子们若只会唱且只愿意唱流行歌曲,那才是问题的重点。想想若干年后,这届10后回忆起童年的歌曲,张口就是一句“要不你还是把我删了吧”,这场面难免感到惊悚。

03

儿歌都去哪儿了?

在过去的一年一度的世界儿歌日,@人民日报曾发起话题#哪些儿歌是你的童年BGM#,视频里盘点的每一首都是见歌名就能唱出来的程度,《卖报歌》《蜗牛与黄鹂鸟》《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数鸭子》……

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传统儿歌,怎么在现在的孩子的童年里缺席了?

儿童版春天在哪里歌曲原唱,小小少年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10)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人民日报

在流行歌曲大规模“入侵”儿歌市场的同时,真正属于孩子演唱的儿歌也越来越少了。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说:“现在的孩子们想要天上的月亮,父母都会满足他们,但是,孩子们想唱属于自己的歌曲,却少得可怜。”如今能被广泛传唱的高质量儿歌更是成为了稀缺品。

曾经儿歌的创作体现的是国家一线的音乐制作水平,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孟大鹏提到我们国家少年儿童歌曲的创作出现过两个很繁荣的时期,一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二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歌曲是由当时国家一线词曲作者创作,国家一线媒体传播,创作传播过程快节奏、高水准”。

《我们的田野》《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等经典儿歌都是上个世纪的代表作,传唱了一代又一代,当这阵旋律响起来,都带着童年时代欢快、无忧无虑的底色。

儿童版春天在哪里歌曲原唱,小小少年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11)

那个时代的经典儿歌传唱至今。/《音乐大师课》

而现在儿歌的创作环境已经不同往日,孟大鹏指出:“现在儿童歌曲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线词曲作者中大部分人未将儿童歌曲列入创作范畴,而热心于儿童歌曲创作的人又热情有余,水平有限。

微薄的利润让许多优秀音乐人逐渐远离了儿歌创作的赛道,因为儿歌既不能带来名气,也不能带来其他实际性的利益,而那些留下来的儿童歌手,花费数月创作的儿歌又因为传播渠道过窄、宣传经费不足等因素难以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

现在的孩子,面对的是一个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复杂的网络环境,当80后、90后的童年还在经历用磁带和MP3听流行歌曲的日子,而现在五六岁的小朋友就已经能熟练操作各种网络设备,一打开手机、平板,短视频的推荐、音乐软件排行榜的信息流就出现在眼前。

我们从前唱儿歌,也唱周杰伦、林俊杰,但在资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现在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被网络上的流行歌曲抢夺了大部分。你很难说这届10后不爱听儿歌,究竟是可唱的儿歌太少,还是流行歌曲的选择实在太多。

参考文章

[1]《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儿童歌曲匮乏的背后原因》 | 丁秀伟

[3]《匮乏的中国儿童歌曲》 | 常肖莹,张芳芳

[4]《音乐语言培养与实践探索》 | 甘俊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