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你说不清一种感觉,表达不出来,或是表达不够精确,被折磨,被揉搓。存在于心里面,熬煎着对生活的热情,煎熬着无形的压力。
明明已经过了很久,但仍然很在意,连记忆都形成了惯性,在那么些日子里,去想,去怀念,去追思。不是不想解脱,而是解脱不了。
记得有这样一段歌词,它说“明明流泪的时候 却忘了眼睛怎样去流泪 明明后悔的时候 却忘了心里怎样去后悔 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好累 开始觉得呼吸有一点难为”。
经历着内心的煎熬,苦寻着一个解脱的开口。留着泪水却说自己忘了怎样流泪,这样无形的悲凉感越发触动人。
亦如地久天长里的情感基调一样,看似缓缓发展,慢慢道来,不经意间带你进入这凄惨的人生旅途中来。从头到脚都有一种“心累”的感觉,善良而感伤的人性之情,增添了凄凄然然的氛围,无端生出一股所见之处皆“荒凉”的感觉。
剧中之人——耀军,似冷硬刚强,沉着稳实,有点淡淡然的感觉,在我看来,却是最受煎熬之人。无法见世的次子,意外溺亡的独子,离家出走的养子,亲近的邻友等都是他煎熬的来源,这也是他和丽云内心世界逐渐崩塌的推动因素。
耀军的双手见证了他一生的浮浮沉沉,余留着痛苦的记忆和过往的沧桑。这双手上有抱着儿子的惨痛,有抱着服药自*的妻子的恐惧。每每看到这双手,总能勾起诸多回忆。手上的每一条纹路,是过去切切实实经历过的萧索的剪影。用这样独特的方式,衬托着自己的悲凉。
在送溺水儿子到医院的那个隧道,像极了人生短短的一个缩影。慌慌张张地踏进这个漆黑的通道,只有远方依稀可见的光亮。那光似乎很近,又好像遥不可及。耀军此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不受任何阻挡,冲出这个黑暗,将孩子尽快送到医院里去。我想,这个黑暗的隧道,恰是耀军夫妇的一段心路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