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晚晴天夏明珠大结局,盛夏晚晴天免费观看全集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05 03:09:31

盛夏晚晴天夏明珠大结局,盛夏晚晴天免费观看全集(1)

盛夏晚晴天夏明珠大结局,盛夏晚晴天免费观看全集(2)

木心在晚晴小筑 2008年 李峻摄

盛夏晚晴天夏明珠大结局,盛夏晚晴天免费观看全集(3)

盛夏晚晴天夏明珠大结局,盛夏晚晴天免费观看全集(4)

少时木心全家福

盛夏晚晴天夏明珠大结局,盛夏晚晴天免费观看全集(5)

盛夏晚晴天夏明珠大结局,盛夏晚晴天免费观看全集(6)

◎剀弟

带着对木心和乌镇的好奇,在一个春日拜访木心故居晚晴小筑,从乌镇东栅财神湾湾角拐进木心纪念馆,三进的院子,再穿过一个花园,就面对这位乌镇出生,却大半辈子在外,晚年回归的游子的最后居所。晚晴小筑于2021年4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我们有幸在游人还没有踏入之时,独享幽静,拜会先生人生中起止两段的故地。

2006年,经陈丹青引介,理想国出版木心著作《哥伦比亚的倒影》,这是大陆第一次出版木心著作,一经出版,洛阳纸贵,在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中受到极大的喜爱,在文学和艺术界则出现不少争议和讨论,这一切使得木心成为当年一个热点名词。

也是在这一年,木心受到乌镇旅游公司陈向宏的邀请,回到了阔别五十年的“老家”,原本已经荒废的旧址上建起了今日可见的晚晴小筑。这里自然不是童年老宅模样,木心看后,没有评论,按照陈丹青的说法,他是个挑剔的人,但是他感激家乡的付出。

自此木心在这里居住五年,2011年12月去世。

故居拜会

待进入这个故居空间,主街上熙熙攘攘早已屏蔽在外。虽然是2006年在旧址上修的新宅,但是基本沿用了徽式建筑的格局和材料,再经过十几年南方自然雨露植物的环绕滋养,这一栋旧址重建的故居,透露着非常雅致僻静的格调,花园植物繁茂,微风吹来,只是坐在门前,已经一洗嘈杂疲惫。

进入故居正门,面对的是一个旧式厅堂风格大客厅,左右两边各置一排中式扶手椅,正面一副挽联:“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为木心遗稿中自撰之联。左边厢是2009年木心主张布置的书房,偶尔他会坐一坐,现在挂着小杨小代(注:照顾晚年木心的两位青年)的绘画,书架上少量的书和莎士比亚、伍尔芙等人肖像,右边厢是正式待客的会客室,这里的家具悉数是从纽约打包运回,包括陈丹青陪木心淘得的家具,一座英国新艺术风格的书柜和宽大的写字台。

四方盒子形状的建筑,一层还分布着餐室和画室,还有一间作为纪念品商店,走道紧挨天井,上到二楼,则是先生的卧室(不开放)、一间带壁炉的客厅,还有乌镇团队设计的雕花天顶,东西厢房曾分别是小代小杨卧室,现在是两人的画作展示厅。

整个转一圈,再回到一楼,出去就是庭院,植物茂盛,爬墙虎郁郁葱葱生长,而且可见墙面斑驳,处处是爬墙虎的痕迹。太阳出来,穿透绿叶,闪烁其中。

木心晚年在这里时,在厨房、在卧室随时写作,常常在餐室沙发与熟人闲聊。在此居住五年,不喜外出,仅仅在小代小杨陪同下,去西栅坐过一次船,喝了杯咖啡。

乌镇之子

1994年底1995年初,木心在去美国20多年后,首次回国,看了看曾经教过五年书的上海高桥镇,并回乌镇待了一天一夜,他辨识出财神湾186号的老宅,写下了一篇《乌镇》为名的散文,细数记忆中的故园和现状,并说:“永别了,我不会再来。”

散文中描述的后花园,已变成工厂:“月洞门开,便是数十年来魂牵梦萦的后花园——亭台楼阁假山池塘都杳然无遗迹,前面所述的种种屋舍也只剩碎瓦乱砖,野草丛生残雪斑斑,在这片大面积上嘲谑似的画了一家翻砂轴承厂,工匠们正在炉火通红地劳作着。”

正是这篇散文,让陈向宏起意要让木心回来。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玉山,号牧心,后改为木心,1927年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孙家花园。孙家原籍绍兴,太平天国后,祖父孙秀林来乌镇创业,先在东栅河南板桥头买下楼房,后又费千余银元买下财神湾孔家的半只孔家厅和半爿孔家花园,构筑起题额“五世其昌”的孙家花园。

木心的父亲大约在木心五岁时因病身亡,唯一一张全家福中,可以看见木心父亲孙德顺、母亲沈珍夫妇,以及姐姐彩霞、飞霞和少时的木心。

木心并不向外过多讲述童年往事,但是循着他的散文、回忆、小说、访谈,仍可描述些许情况。

陈丹青说他老时喜欢回忆人名锻炼记忆力,于是“方圆、老熊、六十、兆丁、陈妈、春香、莲香、顺英、秋英、海伯伯、管账先生、教师、阿祥、祖母、母亲、姐姐、我、姐夫、剑芬、溶溶”,这个经历了“五年的家”,被一一数来,父亲缺席,仍是一个大家。这个家因战乱慢慢离散。

他少年时父母会请一些当地名流在家中授课,比如词学家夏承焘也会来教私塾。小时的熏陶,一部分来自传奇故事、民间文学。每晚木心听家中佣人讲各种评话本,薛仁贵、穆桂英、岳飞等各种历史传奇人物的故事在口中流传,“小时候很喜欢翻这类书”,也喜欢去看戏,觉得活得再好,“还是活在戏中好”。

木心小说中,也有讲到民国的故事,推敲素材大部分取材于自己的经历。比如《夏明珠》写到“父亲”刚烈情妇的事迹,《寿衣》关于厨房陈妈的坎坷故事,篇篇生动,父亲常常缺席,母亲却始终在场,是“我”乃至家的支柱。

1982年的木心,经历了学生时期的青葱岁月和成年后非常岁月的监禁,家人也都相继去世。终于在56岁离开中国,从上海到纽约,留学、学画。在纽约的照片中,他常常是穿着蘑菇色风衣,戴着礼帽,手拿拐杖,非常有绅士派头。

木心原本美术生出身,虽违家庭所愿,但随自己的志趣,平反后也任过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时代的磨难,木心可能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中国第一代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工艺美术设计师,将中式的审美结合西方的新艺术风格,走出一条自己的设计艺术之路。而时代的崎岖,让他彻底退出,以文字构筑自我的象牙塔,用转印画来表达内心的风景,远离风暴和对抗。

回不去的慢时代

“乌镇的历代后彦,学而优则仕,仕而归则商,豪门巨宅,林园相连,亭树、画舫、藏书楼……”今日乌镇,被分为东栅西栅景区,游人幢幢,摩肩接踵。

躲进晚晴小筑,中庭天井紧凑而通气,对应南方人常讲四水归堂,两层都是走马楼形式,可以围绕天井走一整圈,天气好时,二楼窗户打开,往上越过屋顶可以看到绿色的植物和天空,好一个惬意的江南民居。

木心晚年居住这里基本不见客人,只由乌镇景区安排过来的几个年轻人照料,故居翻建得有模有样,但是不知曾经小时长大在这里的木心,内心作何想?

他说,喜欢这里的院子,随便什么植物,都能长起来,生长繁茂。

1999年,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启动,2011年12月,木心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病逝,2013年,第一届乌镇戏剧节举办,2014年,木心纪念馆开放,分为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2015年,木心美术馆开放,日均接纳500人。

2021年4月17日,木心故居晚晴小筑开放,陈丹青作为木心美术馆馆长,照例亲自出席每一次活动,向媒体和公众进行导览讲解。木心故居的开放,意味着这个地方将不再独守孤清。对来客,对未来的影响走向,他不抱期待,让事情自己发生。提到这个故居,陈丹青说:“这里对爱木心的人有价值,对不了解木心的人来说是个玩一玩站一站的地方,就是个小花园。”而木心诗中的从前慢,当然已经慢不回去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